種植業(yè)
地方政府計劃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北京 北京市 海淀區(qū) 圓明園西路2號
葉類蔬菜上的薊馬,為害重,隱蔽性強,抗藥性強且產(chǎn)生得快。而且葉菜被薊馬為害后,葉片上的點狀危害狀,直接影響葉菜的表觀。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生物防治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本項技術利用薊馬天敵捕食螨防治地上部分的薊馬若幼蟲、地下部分的薊馬老熟幼蟲和蛹,及球孢白僵菌防治地上部分的薊馬成蟲、地下部分的老熟幼蟲和蛹,且球孢白僵菌對此技術應用的捕食螨沒有傷害作用。此項技術結合天敵捕食螨和球孢白僵菌,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的立體空間對薊馬全方位的預防和防治,能夠在不使用化學農(nóng)藥的情況下,對薊馬的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此項技術在懷柔天安的韭菜等葉菜上進行了試驗、示范和推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可推廣應用到其他果菜上薊馬的預防和防治。
展開1.天敵捕食螨和球孢白僵菌結合防治薊馬。 2.地上和地下全方位防治薊馬。
展開懷柔天安農(nóng)業(yè)基地韭菜薊馬的防治中,未使用化學農(nóng)藥,對薊馬的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
展開天敵捕食螨使用的是劍毛帕厲螨(地下)和巴氏新小綏螨(地上),每畝每次地下撒放劍毛帕厲螨20萬頭,使用2次(相隔15天);每畝每次地上植株上撒放巴氏新小綏螨15萬頭,使用3次(每隔15天撒放一次)。球孢白僵菌地下撒放,每次每畝10公斤,撒放2次(相隔15天);球孢白僵菌地上植株上噴施,每次每畝200克,噴施3次(每個15天噴施一次)。
展開葉類蔬菜薊馬生物防治技術,在北京市多個合作社和基地試驗、示范和推廣,技術成熟,可操作性強,受到多個基地的認可。隨著北京市和國家對生物防治技術的大力推廣,廣受多個合作社和基地的歡迎,對食品和環(huán)境安全,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響應國家倡導的減藥目的,具有非常好的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展開高xx
010****10140
24 次
聯(lián)系時,請告知是在創(chuàng)頭條獲取的聯(lián)系方式
留言區(qū)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