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昨天下午的一場土拍,引發(fā)轟動,近80家房企參與競逐,據(jù)稱全國叫得上名字的房企都去了,光保證金都超過1000億元。
最終,越秀、龍光、中海、點建、平安抱得美人歸,五宗宅地讓深圳狂攬223.84億元,吸金能力令人稱嘆,成交樓面價分別如下:
第一宗,寶安尖崗山地塊,38880平米,成交價59億,樓面價6.68萬/平,被廣州越秀地產(chǎn)拿下。
第二宗,龍華民治地塊,32667平米,成交價65.85億,樓面價6.7萬/平米,被龍光地產(chǎn)拍得;
第三宗,光明區(qū)觀光路北側地塊,46020平米,成交價54.08億,樓面價4.3萬元/平米,被中海地產(chǎn)奪得;
第四宗,光明區(qū)光明大道東側地塊,18429平米,成交價20.12億,樓面價4.22萬/平米,被深圳電建地產(chǎn)拍得;
第五宗,坪山地塊,34277平米,成交價24.71億,樓面價24297元/平米,被創(chuàng)勇平安公司拿下。
01
很多人問我怎么看,是不是意味著深圳房價又要漲了?我的看法是,“地王刷屏”的確是市場升溫的信號之一,而且對市場的刺激效應強烈,但房價真要全面啟動,僅靠這一項操作是遠遠不夠的。
目前的貨幣政策、限購限貸都不允許房價異動,之前已有蘇州、大連等城市因為房價過熱被敲打,說明國家對房地產(chǎn)的宏觀調控絲毫沒有放松,“打地鼠”式的管控仍然會繼續(xù)。
別忘了,四年前那一波行情,是有“去庫存”這個大背景作為系統(tǒng)性支撐的,信貸、調控基本大開綠燈,地王刷屏不過是推波助瀾的一個助攻,而今天完全沒有這個基本前提。
而且,現(xiàn)在的風口早已切換到舊改,未來會有幾萬億資金會流入老舊小區(qū)改造,對日趨衰敗的老城區(qū)帶來極大的提振效應。升級后的老房子,會重新贏得市場的青睞,這相當于加大了市場的供應量,嚴格來說,這對一手房市場是一次利空。
02
所以,大環(huán)境不允許房價再來一次2015年式的暴漲,深圳此次土拍大熱有這個城市獨特的背景。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值得一說:
第一,肯定還是稀缺造就了瘋狂,深圳目前的土地開發(fā)強度已經(jīng)達到50%,遠遠超過香港和北上廣,賣一塊地就少一塊地。而且深圳又有那么多房企總部,這些房企如果再不拿地,真的就無米小鍋了。
根據(jù)中指院的數(shù)據(jù),從2015年至2019上半年,深圳全市成交的商品宅地(不含純人才住房用地)只有20宗,這對每年新增人口達到50萬的深圳來說,無異于沙漠中的幾滴水。
數(shù)據(jù)來自“廣州房產(chǎn)”
再加上,去年各種“5000萬蹲”新聞的刺激,足以讓房企感知到市場的饑渴。然而,高價拿地是不是一定是理性的呢?未必,我看,很多時候,所謂“地王”的出爐,主要是靠賭,或者說是靠蒙。
眾所周知,2015年拿下尖崗山地王的泰禾、2016年拿下龍華地王的金茂府,拿地價和當時周邊的二手房幾乎打平,不可謂不超前,但這三四年來,深圳房價基本沒漲,這兩個項目也遲遲不敢開盤,可謂騎虎難下,個中滋味只有房企自己知道。
03
第二個原因,和深圳的城市發(fā)展格局息息相關,來看看昨天出讓的五宗宅地分布情況:
如圖所示,五宗宅地中有四宗位于西部,而且樓面地價全部超過4萬,位于東部的那一宗地,價格才兩萬多,差距非常明顯。
特別是位于光明區(qū)的兩宗宅地,到市中心的距離接近40公里,幾乎和坪山一樣偏僻了,但仍然拍到4萬+,令人嘆服,這個價格在羅湖中心區(qū),都差不多能買到二手房了。而同樣的地塊,在廣州,能拍到兩萬,也能上頭條了。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在深圳,為何西部比東部貴那么多?要知道,深圳最初的發(fā)展路徑是自東向西的,羅湖在20多年前當中心時,福田、南山都還是城鄉(xiāng)結合部,寶安就更是農(nóng)村了。
更何況,東部的濱海條件更好,深圳人一到節(jié)假日就往東部的海邊跑,而且深圳最重要的深水港(鹽田港)也在東部,這是深圳作為全國最大外貿城市的核心支撐。所以,深圳向東,不僅生態(tài)條件更好,而且更利于制造業(yè)的發(fā)展。
所以,道理上講,東部比西部的區(qū)位條件更好啊。
在我看來,西部之所以比東部發(fā)展得快,不是深圳自己能夠左右的,而是外部環(huán)境決定的。西部在哪里?雖然離羅湖遠,但是和珠江口進,也就是和廣州、東莞、佛山、中山近啊。
這個地理格局決定了深圳最核心的基礎設施和戰(zhàn)略發(fā)展區(qū),基本都布局在西邊,比如寶安機場、前海自貿區(qū)都在西部。而且,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廣深沿江高速,以及規(guī)劃中的廣深第二高鐵,都是從西部接入深圳的。
城市重心的西進,也從根本上塑造了房地產(chǎn)的生態(tài)。以越秀地產(chǎn)此次拍下的尖崗山地塊為例,這個地塊是有著“地王基因”的,因為依山傍水的獨特優(yōu)勢,十多年前就已被定位為低密度豪宅區(qū),并分別在2003年、2004年、2009年、2012年、2015年拿下共五次問鼎深圳當年的單價地王。
尖崗山地塊為何如此受到房企的青睞?依山傍水的生態(tài)優(yōu)勢,還只是其次,它手上最大的王牌其實是前海?;仡櫳钲谶^去20多年的城建史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個新中心,都會匹配一個豪宅區(qū),正如銀湖山莊之于羅湖,香蜜湖之于福田,深圳灣之于南山。
隨著前海-寶安中心區(qū)的崛起,西部地區(qū)的富人是不是需要對應一個新的豪宅區(qū)?這一點正是尖崗山地塊真正的潛在價值。
所以,無論是拿地還是買房,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一個城市在空間上的發(fā)展邏輯呀。
本文來源:城市戰(zhàn)爭
注: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yè)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lián)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guī)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竹書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