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最極客,作者丨東方亦落
本就所剩無幾的共享服裝平臺又倒了一家。
近日,女性時裝月租平臺“衣二三”發(fā)布消息稱,因業(yè)務調整,將在7月13日0時停止會員下單,并于8月15日關閉服務。8月1日0時起,客服將開啟統(tǒng)一退還會員費的通道,8月15日0時將截止操作退費。
衣二三屬于共享服裝行業(yè)中的頭部品牌,根據(jù)“某企業(yè)信息查詢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衣二三截至目前共獲得過6輪融資,投資方都是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yè)和機構。但就是這樣的頭部平臺,也不得不面臨關停的現(xiàn)實。
如此看來,共享服裝行業(yè)真的是“日薄西山”了。那么,這個當初在共享經濟大潮下崛起的、被市場和資本寄予厚望的行業(yè),為何會走到如今的境地?未來共享服裝行業(yè)還能像其他一些絕處逢生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那樣復起嗎?
共享服裝,是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模式火爆之時站上風口的:2014年“女神派”誕生,共享服裝的概念得以普及;2015年“衣二三”上線,采取每月499元的“會員包月制”;此后,多啦衣夢、魔法衣櫥等多個共享服裝平臺也相繼出現(xiàn)。
其實世上本沒有那么多需求,挖掘得足夠深了,需求也就得以凸顯了。沒有共享單車的那些年,人們也可以選擇其他的交通方式,最后一公里也可以步行解決。但是當共享單車出現(xiàn)以后,人們的“隱性需求”被發(fā)掘,如今再讓大家去步行恐怕已經很困難了,因為有了能夠滿足深層需求的選擇。
共享服裝也是類似的道理。在消費主義泛濫的時代,很多人管不住自己買買買的手。俗話說“女人的衣柜里永遠少一件衣服”,許多女性的衣櫥已經堆滿,卻總覺得自己沒衣服可穿,于是經?!岸缡帧?。還有不少人沒什么主意,習慣跟風買衣服,買完發(fā)現(xiàn)根本穿不了幾次,后悔莫及。
當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在買衣服這件事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女性非常冷靜,她們在服裝方面有固定的預算,不會輕易浪費。
不過,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消費者,共享服裝都有機會。
對于“剁手一族”,共享服裝模式可以減輕她們的痛苦。每個月花幾百元成為會員,就可以在網上選擇許多新款時裝。用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經常穿新款服飾,一些使用頻次不高類型的服裝也不會給用戶造成額外的浪費。
對于“冷靜一族”而言,她們同樣也可以選擇共享服裝模式,或是將共享與購買方式相結合。這樣在消費金額沒有大的變動的前提下,還能夠獲得更多服裝產品的使用權,更加劃算。
在美國市場,二手消費文化已經高度成熟,租借衣服的生意十分普遍。在中國這一市場盡管成熟度還不及美國,但全球女性對服裝的需求都是共通的。
在服裝方面,愛美之心和“喜新厭舊”皆為人之常情,然而經濟條件限制了很多人的換衣需求,而且從勤儉節(jié)約的角度來看也頗不劃算。于是對服裝的需求成了一種隱性需求,而共享服裝模式讓這種需求成為強勁的顯性需求,加之共享經濟大潮的影響和互聯(lián)網的介入,進一步催化了這門生意的發(fā)展速度。
于是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涌入,資本也紛紛出手。在共享服裝行業(yè)中,第一梯隊的平臺基本都獲得了數(shù)千萬美元的融資,而像衣二三這種品牌累計融資額甚至達到數(shù)億美元,還進入了《2018中國新消費產業(yè)獨角獸榜單》。
符合大趨勢,市場有需求,平臺涌入資本看好,受盡寵愛的共享服裝本應是最容易成功的生意,然而就像很多互聯(lián)網中的生意一樣,美好的開端未必能有個完滿的結局,共享服裝即是如此。那么問題究竟出在何處呢?
就需求的強度和規(guī)模而言,共享服裝似乎還夠不上進入“共享經濟”的隊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共享服裝其實是在“迎合”消費主義。消費主義就是通過符號與需求制造虛假的自由與平等的感覺,對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支配,以此達到麻痹人們的效果?;蛟S在隱性需求被挖掘出來的同時也被夸大,導致人們只是一時新鮮,共享服裝生意也難以延續(xù)。
從運行模式來看,共享服裝的本質還是“租賃”,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共享。要么是平臺自行購買服裝出租,要么是商家入駐對接服裝品牌和消費者,再與平臺進行收益分成。不論是何種形式,其本質都是B2C而非C2C。
既然本質上就不是共享經濟,那么盈利方式也不走共享而是租賃的路子。如果從這個層面來看,所謂共享服裝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生意模式,與婚紗、禮服、演出服租賃這類項目相比,共享服裝最突出的優(yōu)勢其實就是“互聯(lián)網+”。
然而,婚紗、禮服租賃生意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相當成熟,它們屬于低頻消費,而且售價頗高,所以租賃是最劃算的做法,這塊市場屬于剛需。與之相比,共享服裝生意的空間則要小得多。
從共享服裝頭部平臺的情況來看,多是二線品牌,奢侈品幾乎沒有。因為奢侈品有其明確的目標用戶,單價已足夠,不刻意追求量的多少,而且頂級奢侈品本身也有租賃業(yè)務,不必和第三方共享服裝平臺合作。而共享服裝平臺通常面對的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以她們的經濟水平來看,這些共享的品牌就算自己買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如此一來貌似也沒有十分強烈的租賃需求。
從衛(wèi)生與健康的角度來看,服裝是非常私人化的物品,多數(shù)都是貼身穿著,假如平臺沒有做好清洗和消毒,那么其他人有皮膚病或者沾上什么不干凈的東西,恐怕得不償失。即使沒有這些,中國人從心理上也很難接受與陌生人共享一件衣物。這也成為阻礙共享服裝生意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費用層面來看,平臺通常需要負責貨源、選品倉儲與清洗環(huán)節(jié)的成本。而在其盈利模式中,會員費是主要的盈利來源。用戶成為會員之后,即使當月沒有租賃服裝,還是要照樣繳納會員費。然而鑒于中國的共享服裝模式遠不像國外那樣成熟,許多用戶是抱著新奇的心理成為會員的,這種用戶一般來得快去得也快,因此會員的續(xù)費率和復購率都沒有足夠的保障。
即使用戶能夠持續(xù)增長,平臺發(fā)展到中后期也會面臨供應鏈方面的壓力。除了承擔固有成本,還得對接更多品牌,以保持款式的時尚,成本必然還要大幅增加。但是盈利模式過于單一,只有租賃和會員方面的費用,資金鏈容易斷裂,風險顯而易見,平臺的盈利自然也難以持續(xù)。
更重要的是,共享服裝只是共享經濟大潮下的一個方面,容易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當時共享經濟的熱潮帶動了共享服裝生意發(fā)展,如今這種熱潮退去,共享服裝泡沫散去,更多實質性的問題暴露,大眾也逐漸趨于理性。
從本質上來講,共享經濟想要成功,用戶的規(guī)模才是最重要的基礎。而從共享服裝由盛轉衰的歷程來看,終究還是小眾市場,并不具備成為真正的共享經濟的基礎。
盡管共享服裝生意早已衰落,但此次衣二三的關停,對于共享服裝行業(yè)恐怕也能算得上一樁“標志性事件”,折射出共享服裝這條路難以前行。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市場對共享服裝的需求卻一直存在。
按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有需求,行業(yè)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問題在于,服裝租賃需求小眾,共享經濟也已經冷卻,共享服裝行業(yè)大概不能回到以前那種態(tài)勢了,更何況從前的模式自身就存在不少缺陷。
當然,這也并不代表該行業(yè)中的平臺毫無翻身的機會。如果能夠適當?shù)貜浹a從前的短板,那么未來依然有希望。
例如平臺可以在滿足女性租賃衣物的基礎之上增添溝通與交流板塊,這有利于打造熱門與爆款品牌,并且增強用戶粘性。在租賃的選品和定價方面也應該更加合理:租賃的衣物不宜重復使用太多次,要及時更換和上新,租賃的價格過高,容易使用戶偏向購買,要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在目標用戶方面,范圍也不必卡得太死。雖說女人的錢好賺,但正因為大家都這么想,男性共享服裝市場也才更值得開拓。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觀念在迅速變化,男性也愈發(fā)注重穿著。在年齡方面也不必僅限于年輕群體,中老年群體同樣是潛力股,適當拓展說不定會有更多驚喜。如此一來還能拓寬用戶基礎,讓共享服裝更加符合真正的共享經濟的標準。
此外,共享服裝生意之所以曇花一現(xiàn),或許也是因為出現(xiàn)的不是時候:需求不夠強烈,規(guī)模不夠大,行業(yè)還沒來得及按常規(guī)速度發(fā)展成熟就已衰落。不過隨著互聯(lián)網不斷發(fā)展,各方面條件日益成熟,說不定共享服裝行業(yè)在未來仍有“復出”的契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