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鉛筆道,作者?|?林森,編輯?|?吳晉娜
“雙減”政策發(fā)布之后,K12各大選手們如果還想繼續(xù)留在牌桌上,轉型成為它們的唯一選擇。
從全行業(yè)來看,轉型的方向無非就是職業(yè)教育、素質教育、智能硬件、老年教育等。其中,素質教育因為受眾人群的重疊性成為K12機構轉型的主要方向。
據艾瑞咨詢測算,從2015到2019年,我國素質教育市場規(guī)模從2642億元增長到528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9%。此外,國家相關部門多次發(fā)布政策,力挺素質教育。這樣看來,對K12玩家們來說,貌似這是一條不會走歪的路。
但是,素質教育可能要比學科教育更難做。K12玩家們可能要面臨不少的問題,比如像融資更加艱難。
“我相信,現在很多投資機構是不會投教育了。因為以前投的那些都沒有上市,投資機構就血虧,他們不敢再輕易去投?!蓖顿Y人楊帆分析道。此外,轉型的機構還要面臨行業(yè)需求弱、師資缺乏等問題。
蜂擁而入的新玩家,也有可能給本就問題重重的素質教育賽道帶來新問題。“以前投資機構雖然不看好,創(chuàng)業(yè)公司慢慢做,還有機會跑出來。而現在素質教育變成紅海一片,對中小企業(yè)來說是要命,很有可能會被并購掉。”楊帆解釋道。此外,如果巨頭高薪挖人,素質企業(yè)中小企業(yè)就會難上加難。
雖然素質教育是一個大方向,但是巨頭們并沒有完全押注。那么,是否還有其他路可行?
這一次,教育部門為了給中小學生減負,徹底減掉了K12教育的命。
7月24日,教育部網站公布“雙減”政策,K12賽道正式進入生命倒計時?!半p減”政策全稱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中明確提到:學科類培訓機構統(tǒng)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不得上市;不得占用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各平臺不能刊登校外培訓廣告。
這項政策穩(wěn)準狠地擊中了K12教育的死穴,沒有一口喘息機會。其實關于這項政策的議論已有多日,在落錘之前,業(yè)內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就已腰斬。時間再往前推,今年3月份,教育部就表示將重點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從5月到初6月初,北京市、廣州、山西等地就曾提到,要整治校外培訓。
除了各地政策預警,資本也曾為K12敲響警鐘。高瓴資本在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對好未來、一起教育和樸新教育的清倉。雖然高瓴又新建倉新東方,但是買入股份很少。長期關注教育行業(yè)的投資人楊帆認為,以前重注過K12的高瓴資本提前清空,就已經反映了資本現在的態(tài)度。
政策發(fā)出后,新東方、好未來、作業(yè)幫、猿輔導等行業(yè)機構迅速發(fā)聲,表示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而在公司內部,員工大會也在接連召開,重點就是裁員和轉型。
一位接近好未來的人士李君告訴鉛筆道,在公司線上會議中,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張邦鑫坦言將會裁員。此前,作業(yè)幫、猿輔導等機構就已傳出過裁員消息。新東方和一起教育內部人士和鉛筆道確認,公司不久前已經有過一輪裁員。
在職人員也陷入被動?!凹倨诘恼n程還能上,但是秋季開學后不知道怎么辦,已經休息挺久了。”一位K12行業(yè)老師感到迷茫。在中關村某教育機構門口,一位工作人員在和電話那頭的家長解釋,換學校和退費的問題。他站著講了近一個小時,仍沒有結果。
K12進入死胡同,公司轉型是必然。李君提到,員工大會上表示要加快轉型,暫時確定了線上學科教育和線下素質教育的路線。據業(yè)內消息,新東方正在試水校外托管和素質教育,高途將發(fā)力職業(yè)教育。
轉型熱度最火的還屬猿輔導。7月29日,猿輔導推出科學教育產品“南瓜科學”,向素質教育轉型。從官方宣傳內容可以看到,南瓜科學是將AI互動和手工結合,通過科學實驗來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能力。
但是,這不代表萬無一失。7月30日,教育部發(fā)文,明確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文中提到,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業(yè)內人士擔憂,科學教育范圍極廣,或許難免和學科教育重疊。
從K12教育全行業(yè)來看,企業(yè)轉型無非就是職業(yè)教育、素質教育、智能硬件等,其中素質教育被選擇的最多。
素質教育的定義并不很明確,在業(yè)內看來,除學科教育外,都可以大致被歸類為素質教育。
教育巨頭們看中素質教育這個市場,其實不無原因。據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3-15歲在校學生超2億人,其中半數家庭的子女教育開銷占總開銷的21%以上。從2015到2019年,我國素質教育市場規(guī)模從2642億元增長到528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9%。如果算上高中生,這個數據還會有提升。
這就證明了,素質教育市場和學科教育的規(guī)模其實有得一拼。
除了市場規(guī)模,素質教育的政策加持,對轉型也是一個利好。與學科教育屢被打壓不同,國家對素質教育表示支持。1999年,國務院就發(fā)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行素質教育成為教育領域的“基本國策”。2019年到2020年,《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先后發(fā)布,國家對發(fā)展素質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
看起來選擇素質教育,對K12巨頭們來說,是一條不會走歪的路。但是其實,素質教育可能要比學科教育更難做。
素質教育種類多,單一類型需求不大。素質教育包含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的美術、聲樂、舞蹈、繪畫等藝術類,還有體育、語言能力、啟蒙教育、戶外教育……一家公司幾乎不能全覆蓋,就想覆蓋部分也是難事。而單個素質教育品類市場需求并不旺盛,比如對于鋼琴教育而言,全國琴童人數基本上在3000多萬。
受眾對素質教育的需求程度遠低于K12,營收不理想。“市場容量和剛需程度不直接掛鉤。學科類最直接,出效果最快。但是,素質教育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慢慢體現的,不像學科教育效果那么直接。所以,素質教育不是剛需,也不是暴利行業(yè)。”投資人楊帆提到。所以對K12巨頭們來說,想要恢復以前的營收,幾乎不可能。
需求不旺盛代表盈利困難。“普遍來說,以前孩子沒有時間去學這些課程,很少能有校區(qū)是盈利的。一年下來,不掙錢算是好的,有的還要虧?!彼刭|教育創(chuàng)業(yè)者宋曉告訴鉛筆道,素質教育還有一個難點是教學難以標準化。這樣就意味著,素質教育推廣進度會受限制。
素質教育難提價。以學科教育收費高水平情況來看,對K12巨頭們而言,做素質教育想要盈利就需要提高課程單價?!艾F在素質教育還在早期階段,你不可能一進來,就要把價格拉高,別人也很難接受非剛需教育支付這么高的價格?!睏罘v道。
在楊帆看來,以學科教育為主的學生也沒有時間去學素質教育?!皩W科輔導是很難堵住的,學生可能會選擇小機構或者一對一去學。這些小機構和游擊隊一樣,就像回到了10年前,學科教育沒有大機構,也沒有資本化?!?/p>
雖然素質教育行業(yè)困難重重,但對于K12巨頭轉型,仍有不少人看好。在他們看來,極強的研發(fā)能力,以及雄厚的資金和平臺積累,成為K12機構的優(yōu)勢。
但是,這些優(yōu)勢還并不能保證它們打贏這場仗。
在素質教育弱需求情況下,巨頭們就只有挖掘需求和創(chuàng)造需求這條路。在楊帆看來,其推廣方式可能還和學科教育類似,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來達成。過去K12燒錢程度有目共睹,不融資的話難以支撐起燒錢大戰(zhàn)。
然而,素質教育融資并不容易。“我相信,現在很多投資機構是不會投教育了。因為以前投的那些,都沒有上市,投資機構就血虧。”楊帆分析道。同時,素質教育本就不受資本歡迎,此時可能更加冷淡?!八刭|教育類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很少能拿到投資,你看這兩年融到錢的公司只有幾個?!彼螘灾v道。
專業(yè)師資的缺失,也是轉型的問題之一。“K12公司全部轉型,能有那么多老師么?肯定會有搶人大戰(zhàn)??偛荒苷娴南穸巫永镎f的那樣,讓教數學的老師再去職業(yè)學校學美術,學成了再教孩子吧?!彼螘哉J為,素質教育行業(yè)教師短缺,也會影響巨頭的發(fā)力。楊帆也持有類似觀點,他認為短期培訓無法解決師資的專業(yè)性問題。
素質教育需要口碑積累,K12機構要面臨很長的轉化期。K12機構消失后,素質教育機構突然大量出現,對家長而言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拔乙彩且粋€家長,也想在暑送孩子去培訓班。這些舊機構沒了,會找不到合適的培訓學校,大部分家長可能選擇讓孩子回到學校。我覺得要讓家長選擇K12轉過來的培訓班,這個轉變大概需要一年半載?!彼螘苑治稣f。
然而,巨頭涌入,最危急的還是素質教育行業(yè)的“土著”們。
原本就不易融資的中小素質機構可能更難拿到錢了。“以前投資機構雖然不看好,但是公司慢慢做,還有機會跑出來。而現在素質教育變成紅海一片,對中小企業(yè)來說是要命,很有可能會被并購掉?!睏罘A計,如果巨頭高薪挖人,中小企業(yè)就會難上加難。
雖然素質教育是一個轉型的主要方向,但是K12巨頭們并沒有完全押注,轉型做托管機構和職業(yè)教育,甚至老年教育的呼聲也挺高。
對轉型托管,創(chuàng)業(yè)者則抱有懷疑態(tài)度。宋曉認為,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有了托管服務,相比培訓機構一學期幾萬元的托管費,幼兒園的托管要便宜不少。而且,幼兒園可以和To B的素質教育機構合作,它們的課程體系不比培訓機構的差,而且更有趣味性。“像我們家孩子,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要去托管機構,那也得孩子有時間給你托管才可以?!?/p>
轉型職業(yè)教育或許更有可行性。楊帆認為,在目前教育環(huán)境中,中考已開始分流,很大一部分學生要進入職業(yè)教育領域。但是,這個領域中,并沒有形成很好的對接機制。
“比如說職業(yè)化教育,然后市場化運營,最后對接企業(yè)。以前不被重視的技術人員,能拿到不錯的收入,社會地位也不會低。就像德國那樣,在各個領域,會有很多會專業(yè)技能的人才?!睏罘硎尽?/p>
(文中被采訪者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