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青軸游事,作者|青絲
傲慢來自于偏見。
9月6號,一張截圖流遍網絡,截圖顯示,在凌晨3點,有位60多歲的老太勇闖王者峽谷,怒拿五殺。
網上對于這張截圖的討論,都指向這是一場奶奶深夜替孫子刷臉的鬧劇,至于是不是,至少按騰訊給出的官方回應看:該賬號17次觸發(fā)并全數(shù)通過健康系統(tǒng)的人臉識別驗證,但無法判斷玩家“本人”是否為未成年人,騰訊方面并無權限在企業(yè)后臺數(shù)據(jù)之外做進一步確認。
“我奶常山趙子龍”的調侃,折射著年輕人對老年人打游戲的不屑。
老年人嘛,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或者拿手機看看霸總小說和短視頻,就算打游戲,好像也只該玩開心農場和消消樂。
很有趣,人老了以后,打個游戲都能成為社會奇觀。
2019年,資深游戲媒體人池騁寫了篇稿子,標題叫《玩游戲的老人們》。
在開頭的序言里,她說“很少有人把玩游戲的老年人當作真正意義上的玩家。他們在游戲里的生活、他們對游戲投入的感情、他們在游戲中收獲的意義,長久以來都是被忽視的。就像在家庭中的角色一樣,老人們不太為自己出聲——但他們是重要的存在”。
池騁采訪了很多個案例,有玩過《Portal 2》《足球經理2018》《ICEY》《這就是警察》《熱血無賴》等作品后,依然癡迷《黑道圣徒2》的老大爺,也有在兒子安利下,沉浸進《我的世界》里,和00后打成一片的60歲老阿姨。
老年人,也是有娛樂需求的人,喜歡上玩電子游戲,并不值得“圍觀”。
雪莉·庫里(Shirley Curry),是國外小有名氣的視頻博主,80多歲,喜歡在YouTube上投稿游戲視頻,一邊和藹地說著“孫子們,你們好”,一邊在《上古卷軸 5:天際》里,孤身潛入距離地面幾英里的地下洞穴,聽著地下瀑布孤獨的回聲。
不少媒體,把庫里建構為游戲文化的某種媒介符號,呼吁玩家們觀看她玩游戲,稱她“既是一位硬核玩家,也擁有奶奶應當具備的所有魅力”。
2016年,她登上了《AARP》雜志(美國退休者協(xié)會的會刊)的一期特別報道中,作為老年游戲玩家群體的代表。
三年之后,AARP發(fā)布了2019年度數(shù)據(jù)調查,指出在美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電子游戲產生了興趣。50歲以上高齡玩家的人數(shù),從2016年的4020萬增長到了5060萬,同時其中約有三分之一在不斷自主嘗試新的作品,依賴自己孫輩推薦游戲的比例正在下降。
僅2019上半年,這群美國老玩家就為游戲市場貢獻了35億美元的收入,遠超于2016年的5.23億美元。
在國內,老年玩家群體也很龐大。據(jù)伽馬數(shù)據(jù)《2019中國游戲產業(yè)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游戲市場用戶規(guī)模達到5.54億人,其中55歲以上玩家占比4.6%,換算下來,我國高齡玩家人數(shù)已超過2500萬。
這個數(shù)據(jù)還在持續(xù)增長。
2021年9月27日,第4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10.11億網民中61歲以上的群體已經達到了12.2%的比例。老年網民達到1.23億,相比一年前增加了2600萬人。
對比2017年的調研數(shù)據(jù),老年用戶中使用娛樂應用軟件的人數(shù)從16.38%飆升到86.39%,其中超過九成被訪用戶會上網看視頻,超過八成會上網看文章或者小說。
值得關注的是,有23.26%的被訪老年網民表示自己會玩手機游戲。當然,在老年人的游戲選擇中,消除類游戲以61.90%的占比高居榜首,棋牌類以41.5%位居第二。
事實上,全球的銀發(fā)玩家都在增長。Global Web Index在今年的報告中指出,2018年至今,全球的老年人玩家(55-64歲的嬰兒潮一代)的整體規(guī)模增長了32%。
中國的銀發(fā)市場,格外廣闊?!?021年中國銀發(fā)經濟行業(yè)調研報告》顯示,2016至2020年期間,中國銀發(fā)經濟市場規(guī)模持續(xù)上升,2020年已達到5.4萬億元。并預測將在2021年達到5.9萬億元,我國也將成為全球銀發(fā)經濟發(fā)展?jié)摿ψ畲蟮膰摇?/p>
即使游戲廠商們不在乎老年人,他們也應該在乎老年人的錢。
相比起在抖音B站等平臺上大火的疾風大爺、楊老頭,以及擁有49.4萬YouTube粉絲的雪莉·庫里,更多老玩家一直逡巡在游戲圈子的邊緣。
AARP對美國老年人的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5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的平均時長大概在5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天不到一小時。
不久之前趣頭條和澎湃新聞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0年老年人互聯(lián)網生活報告》顯示,在百萬調查樣本中,僅有2.63%的用戶真正融入了游戲圈子。
對于大部分銀發(fā)玩家來說,談享受游戲,還為時過早。
不可否認的是,銀發(fā)玩家的數(shù)目和經濟規(guī)模本身存在一定水分,不少未成年玩家通過租號以及家里老人的“假身份”來躲避防沉迷系統(tǒng)的規(guī)制。
忠實玩家的缺乏,讓老年人游戲市場前景顯得模糊。消除、棋牌類等休閑類游戲的經久不衰,更是讓想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玩家的游戲開發(fā)者們無從下手。
最早可以追溯到03年的聯(lián)眾《斗地主》,其實是為第一批接觸互聯(lián)網的80、90后用戶設計的。60后玩家的人均充值金額3倍于00后的《開心消消樂》,最初的目標用戶卻是在校女大學生。
輕度、休閑游戲,依然是老年人玩家群體的首選。
Intage在2016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精靈寶可夢GO》從7月到9月的最高用戶數(shù)量銳減了三百多萬。其中20歲年齡段的用戶下降最為明顯,而相對應的30-50歲年齡段的用戶的占比反而上升了,60歲以上的用戶甚至占了5%之多。
與《精靈寶可夢GO》相似,棋牌、消除類等休閑游戲有著“核心玩法突出”、“簡便易上手”、“場景、配置要求低”等特征。也許,這亦是受銀發(fā)玩家喜好的原因之一。
但除了對輕度玩法的偏好,重度游戲對老年玩家的不友好,也是逼迫他們作出選擇的重要原因。
61歲的疾風大爺,在抖音平臺上擁有百萬粉絲,單個視頻的點贊數(shù)超260萬,是當今銀發(fā)玩家的代表之一。
然而,疾風大爺闖蕩游戲江湖的經歷卻并非一帆風順。在《英雄聯(lián)盟》的中低段位憑借一手亞索絕活大殺四方的大爺,在一次版本大更新后就老馬失蹄——由于字體太小、改動描述復雜的原因,大爺不得不讓孫子協(xié)助進行理解。
面對媒體采訪時,疾風大爺忍不住抱怨:“裝備介紹字太小了,根本看不清楚。年紀大了,理解能力不如你們年輕人,我可能要花出一倍的時間來適應,但我永遠不會退出,我想給那些不想去適應而退出的小伙伴做個榜樣?!?/p>
游戲,成了適老化改造的空白區(qū)域。
疾風大爺也一直嘗試著接觸其他游戲,例如各種棋牌游戲和Steam平臺上的游戲,今年China Joy上,他還體驗了VR游戲,但最終因為太過暈眩而放棄。
老年人垂直媒體Ageclub,通過對用戶調研和產品的分析,發(fā)現(xiàn)銀發(fā)玩家的痛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下載更新無從下手;引導不明確、上手門檻高;屏幕太小看不清;游戲更新后一頭霧水。
總的來說,就是年齡大了,學習力和適應力的下降限制了老年人們的正常游戲體驗。
相比消耗主動注意力去學習和適應,被動地接受信息顯然更合他們的胃口。相比起游戲,短視頻、小說等便自然更受老年網民們的青睞,廠商們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近年來,快手、抖音等平臺不斷針對老年人進行優(yōu)化,掀起了“短視頻下鄉(xiāng)”風潮。在算法加持下,這些平臺精準化推送題材各異的短視頻和簡便直觀的電商購物廣告。
被訪老年用戶九成會上網看視頻,超過八成會上網看文章或者小說,便是平臺們交出的答卷。
短視頻和小說平臺之所以如此受老年網友喜愛,不僅因其易于消化和理解,還因為他們填充了老年網友們心靈的空缺。
《2021年中老年群體觸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小時,甚至晝夜顛倒、“茶飯不思”。
他們?yōu)槭裁慈绱顺撩杂诰W絡?中國青年網分析到,“網癮老人”普遍有三感:孤獨感、脫節(jié)感、歸屬感。沉浸在網絡世界,讓他們有種追上了時代、找到了能夠一直形影不離的伙伴的平和感。
如今,在日本游戲廳里,并排齊坐的不是年輕小伙子,而是一群爺爺奶奶們。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老年人儼然已經成為游戲廳的主力軍。
經濟不景氣,年輕人沒有心思來消遣;在法律的約束下,又拒絕了未成年人。很多老人便將打電子游戲當作消磨時間的方式,游戲廳也成了他們聚會的好地方。
老朋友們聚在一起,要么打游戲,要么聊天,時光荏苒,歲月靜好。
游戲廳的商家們也開始為這些銀發(fā)玩家們提供額外的服務和照顧,比如累計消費1000日元(約50人民幣)贈送更多的代幣;為老人們提供免費的毛毯等。
但在國內,情況卻大不相同。
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對互聯(lián)網的激勵更加敏感和偏愛。《2020老年人互聯(lián)網生活報告》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日均領取某APP的2732枚金幣,而20-40歲的用戶僅領取了2023枚。銀發(fā)玩家的付費意愿也并不高,就連疾風大爺這樣的骨灰級玩家,在游戲上也沒花過一分錢。
有游戲從業(yè)人員曾表示,雖然老年游戲群體在不斷壯大,但相比年輕人,他們依然屬于小眾人群,對單一游戲的忠誠度和付費意愿都比較低,再加上這個群體分布比較分散,游戲公司的拉新獲客成本也會更高。
從生意的角度來說,與其去花費心思培養(yǎng)這代老玩家的付費意愿,為他們做適老化改造,不如等70后、80后、90邁入老年行列。
“就比如現(xiàn)在還在玩《傳奇》、《魔獸》等游戲的,大部分還是十多年前的70后、80后玩家,他們的游戲習慣和審美一定程度已經養(yǎng)成了,因此,未來他們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游戲還在,還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繼續(xù)玩下去。”
如果一切只按短期內的收益來看,這些試圖融入網絡時代、用游戲調劑生活的老人,已經注定要被時代列車甩下。
他們什么也沒做錯,他們只是老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