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未來商業(yè)觀察
到此一游,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呈現。
幾個月前,熱衷旅行的小木來到深圳。翻了一圈小紅書后,小木發(fā)現,幾乎每篇攻略都會提到世界之窗。
這個匯集了埃菲爾鐵塔、金字塔、倫敦大橋等118個世界級景觀的旅游景區(qū),曾是深圳最著名的網紅景點。
出發(fā)之前,小木早已做好了只是看看微縮建筑的準備,但到了現場,她依舊感到不值。“看起來就像巨型玩具?!毙∧緦Α段磥砩虡I(yè)觀察》說道。
不止小木,近年來,博主推薦,拍照打卡的旅行方式早已深入人心。但精致照片背后,是商家、博主和跟風者共同編織的謊言。
國慶假期剛剛結束,不少人在網上直呼“又被網紅景點騙了”。
不久前,網友小諾被小紅書博主安利了位于金華的“小鐮倉”。銹跡斑斑的鐵軌、幾節(jié)綠皮火車、黃色路牌以及夕陽下奔跑的少女,配上“開始期待夏天和你一起吹晚風”的文藝句子,青春與懷舊的氣息立馬溢出屏幕。
看到照片,小諾心動了。但根據博主的路線找到“小鐮倉”后,小諾看到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混凝土高架橋下雜草叢生,偏僻荒涼猶如施工現場。
如果不是發(fā)現有人在拍照,小諾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就是所謂的“小鐮倉”。
不止是金華,據媒體統計,冠以“小鐮倉”的網紅景點,在全國有68個,甚至新疆都有“小鐮倉”。
有人總結出鐮倉的7大元素:大海、信號燈、軌道電車、公路、藍天白云、陽光、高中生。只要仔細觀察,處處都可能成為鐮倉。
類似的景點還有小京都、小奈良、小瑞士等,和小鐮倉一樣,這些網紅景點自有一套萬能公式,以極快的速度在全國復制。
沒有實際功能的打卡網紅景點背后,拍照打卡,幾乎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新型旅行方式。
去年,游戲《紀念碑谷》走紅,西班牙阿利坎特卡爾佩小鎮(zhèn)的紅墻,因造型酷似《紀念碑谷》中的游戲場景,被稱為“現實版紀念碑谷”,成為著名拍照景點。
很快,深圳、廣州、成都、天津等地開始瘋狂復制“紅墻”。
位于廣州番禺區(qū)某園區(qū)的仿建版紅墻,設計大膽而混亂,藍色、黃色、綠色的積木幾何,拼湊出各種風格——
紅色雙層巴士彰顯著英倫風的優(yōu)雅,草坪帳篷熱氣球代表著土耳其的浪漫,藍白相間的配色馬上讓人聯想到地中海的閑適。
園區(qū)內,攝影基地的收費不菲,手機拍攝 150 元/小時,商業(yè)拍攝則高達400 元/小時。為了拍照打卡,很多人會選擇拼單拍攝。
網友“Celia”在小紅書上,吐槽了自己的拍攝經歷。在Celia看來,這片剛建成的園區(qū),“跟平時辦公樓沒什么區(qū)別”、“墻面地面都很臟”。
但即便如此,Celia還是隨手拍了幾張照片,打了個卡。
因拍照打卡失敗遭到吐槽的網紅景點,還有從玻利維亞的尤尼卡鹽湖,照搬來的茶卡鹽湖版“天空之鏡”。
照片中,湛藍的天空和鏡面一般的湖面,令人心生向往。
去年初冬,網友阿信受到博主安利,和朋友自駕到青海茶卡鹽湖。進入景區(qū)后,阿信的幻想落空了。天空一片灰蒙,“湖面感覺就像一片荒地,平平無奇”。
像阿信一樣,看到博主推薦奔赴網紅景點打卡的人不在少數。
據比達咨詢《2020上半年度中國旅游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行時會參考KOL的真實體驗和感受。
但現實是,網紅景點的出現并不偶然,KOL的分享也很難真實。
一邊頻頻踩雷,一邊批量炮制。
如果說青海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因季節(jié)而變換的水量導致湖面狀態(tài)不同,尚且情有可原,那么湖南郴州臨武縣滴水源景區(qū)的“天空之鏡”,可以說是赤裸裸的欺騙。
去年5月,滴水源景區(qū)正式對游客免費開放“天空之鏡”項目,在景區(qū)的宣傳廣告中寫著:“站在‘天空之鏡’上猶如漫步云端,懸空而行”。很多游客紛紛前來打卡。
“到了現場我們傻眼了。沒了濾鏡的‘天空之鏡’完全是一種施工現場的既視感,一塊60平方米的鏡面上布滿凌亂不堪的腳印,四周圍上布條充當圍欄,與宣傳照片唯美的感覺相差千里?!庇芯W友這樣說道。
類似用鏡面代替湖面的“天空之鏡”,快速出現在全國各地,通過小紅書、快手、抖音等平臺病毒式傳播。
“天空之鏡”項目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網紅景點的免費開放,目的是引流:建造和宣傳方,每天分走景區(qū)一半的營業(yè)額。
在這過程中,各大內容平臺的博主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
一些景點在開業(yè)之初,便會邀請網紅為其背書,通過自拍、打卡攻略、分享拍攝技巧等方式宣傳景點。
博主小柴分享了自己接商務推廣的經歷,在拍攝前期,商家會與博主確定好腳本,具體到在哪里拍攝、如何拍以及拍多少張,有的會細致到宣傳文案。當用戶翻閱攻略時,很難分辨出哪篇是廣告,哪篇是真實體驗。
不斷涌現的網紅打卡地,總能激發(fā)好奇心強的網友,去實景一探究竟。
有文章指出,網紅打卡和早期日漫圈盛行的“圣地巡禮”不謀而合。動漫《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甚至會在片尾放上取景地的照片,鼓勵粉絲進行實地探訪。
如今,人們參考抖音短視頻、小紅書圖文等形式的旅游攻略去實景打卡,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出行經驗。二者的本質都是游客慕名前來,完成旅行體驗。
許多人即使有受騙的感覺,也會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tài),不遺余力地制造“照騙”,無形間吸引更多人前赴后繼來打卡。
此番操作之下,網紅打卡地被不斷地疊加宣傳,從而將網紅效應推到極致。
即便是吃飯,依舊躲不過“網紅”二字。
前不久,小陳和朋友到一家評分4.8的網紅餐廳吃飯,餐廳以花園為主題,風格獨特,昏黃的水晶燈映襯得用餐氛圍十分浪漫。
“菜品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我覺得評分主要是靠環(huán)境撐起來的?!毙£愓f道。
事實上,很多餐廳一誕生,就自帶網紅屬性。在空間設計階段,餐廳會在風格主題、燈光和自拍面積等方面進行規(guī)劃,借此吸引年輕消費群體和網紅達人。
自從以內容為主的社交平臺崛起后,人人都能內容創(chuàng)作者。深受打卡文化影響的Z世代,自然而然地參與到網紅餐廳打卡中。
據研究數據顯示,超過6成的用戶旅游出行的決策信息,源于互聯網旅游平臺。區(qū)別于傳統旅游決策,如今人們更習慣從小紅書、抖音獲取信息,而非自己搜索資料。
而踩坑網紅景點之后,人們逐漸明白:他們將獲知信息的選擇權、基于完整信息的判斷力,讓渡給代表景區(qū)利益的KOL,而失去了一次認真了解世界的機會。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網紅經濟與城市旅游如影相伴。成都代表著休閑隨性的慢節(jié)奏生活,西安彰顯著十三朝古都的質樸厚重,長沙則是老饕們的美食天堂,這些熱門的“網紅城市”成為年輕人的夢想之地。
但如網紅餐廳與網紅景點一樣,當拋卻表面的浮華,深入一座城市的肌理后,我們才能擺脫“網紅”二字,回歸旅行本身。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網紅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我們飛到世界各地打卡,通過照片展示 “精致美好”的生活。但我們清楚知道,生活的本色并不如此。
切身體驗永遠比照片更重要,皇帝的新衣是時候脫下來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