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娛象限,作者 | 琢介,編輯 | 緲秒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沒有人再提國漫崛起了。
這句略顯尷尬的口號,一再被宣傳,又一再被打臉。從2015年《大圣歸來》開始,幾乎每每有國產動畫佳作出現(xiàn),坊間輿論都會“狼來了”這么一次,大家已經對此麻木,心知肚明崛起之路依然遙遠。
但口號雖然空泛,終歸有作品支撐,而如今的市面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xiàn)過鼓舞人心的具體信號了,以往締造國漫神話的暑期檔和國慶檔今年也相當冷寂,爆款動畫電影悉數(shù)缺位。
剛過去的2021年國慶檔是主旋律的戰(zhàn)場,但除了《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外,滿目都是動畫電影。9月初,曾有7部動畫電影定檔國慶,但最終如期上映的僅有4部。《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拯救甜甜圈:時空大營救》《老鷹抓小雞》《探探貓人魚公主》,無一例外,全部是低幼向動畫。
據燈塔專業(yè)版數(shù)據顯示,4部電影票房合計1.021億,僅占國慶檔總票房的2.3%。
低幼向數(shù)據不佳,而全年齡向動畫電影嚴重缺席。2021年出品的全年齡向動畫電影,目前叫得出名字的只有《新神榜:哪吒重生》和暑期檔的《白蛇2:青蛇劫起》,但兩部作品無一例外都是追光動畫的作品。
而此前出品《大魚海棠》《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作品的彩條屋,卻罕見的少有動作,走下神壇后,也消失在視野。
唯一一部與全擎娛樂聯(lián)合出品的《沖出地球》,遭受爭議,從暑期檔逃離后再無音訊。而《沖出地球》前一部的《姜子牙》在上個國慶檔上映,雖然以16.03億的票房成為去年總票房排名第三的作品,但口碑并不理想,被不少人惡評為“虛假營銷”。
電影作品一波三折,彩條屋內部也值動蕩期。去年光線內部信件顯示,易巧將辭任彩條屋總裁一職,出任十月文化總裁。不過在項目過渡期間,易巧仍會兼任彩條屋總裁。但誰也不知道,內憂外患下,彩條屋能否平安渡過動蕩。
從《大圣歸來》到《姜子牙》的這五年多,彩條屋的“封神”之路并不好走。
在2015年彩條屋影業(yè)成立暨“XXL超大號想象力”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一向低調的王長田親自披掛上陣,并與所有到場的導演們一同上臺比出“XXL”的手勢。
“XXL”既是超大號,也是“想象力”的拼音縮寫。
“我知道在很多人看來,做動畫也許是一件很‘傻X’的事,我們甚至被人認為是一群挺‘傻X’的人,但是這些‘傻X’的人都有一個‘牛X’的夢想,我們團結起來,就是中國娛樂界一股不可忽視的超大號力量。國漫一定會崛起的!”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語調激動。
不過事實證明,做彩條屋不僅不是一件“傻X”的事,還可能是光線傳媒開拓的最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一項業(yè)務。
王長田的龐大野心反映在“彩條屋”這一名字上:“彩條”來自光線公司四周裝飾的彩條,而“屋”取自“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意,期望能為中國動畫人遮風擋雨。
“遮風擋雨”指的是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周期長,大量動畫電影工作室還沒等到作品上市,公司就因資金問題難以存續(xù)的情況。
因此在成立初期,彩條屋采取最簡單粗暴也最有效的擴張策略:帶著錢去找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
易巧抓住了這個機會,主動請纓成為光線彩條屋的負責人。很長一段時間內,易巧是光線動畫部門唯一的員工,他將當時業(yè)內不錯的動畫公司都摸查了一遍,尤其是那些在flash時代做出爆款動畫短片、之后又沉默在網絡的創(chuàng)作者們,例如《打,打個大西瓜》的導演餃子、《大?!返膶а萘盒蛷埓骸?/p>
彩條屋的速度稱得上是“跑馬圈地”,在動畫領域迅速擴張,一改光線影業(yè)此前保守的打法。外界有人將其歸因為光線此前對《大圣歸來》的錯過。
2015年7月10日,橫空出現(xiàn)的《大圣歸來》以將近10億元的票房讓國內全年齡向動畫電影起死回生,也以400%的投資回報率,讓沒搭上順風車的一系列影視公司扼腕,最追悔莫及的大概是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本是《大圣歸來》的出品方之一,后來因不看好項目而臨時撤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圣歸來》上線即爆,上映三日創(chuàng)下8665萬票房,是當時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前所未有的成績。光線迅速出手彌補,第四天便挖走團隊主創(chuàng),出資2000萬與田曉鵬等主創(chuàng)成立了“十月文化”公司,持股占比20%。
之后,光線傳媒加快了在動畫領域的擴張步伐,3個月后便成立了彩條屋。而經過考察后,彩條屋又很快對大量動畫公司進行投資。
這無疑是最好的投資時機。因為資金嚴重匱乏,絕大多數(shù)的動畫公司搖搖欲墜。此時帶著資金而來的彩條屋宛如一場及時雨,僅需投入兩三百萬就能在這些動畫公司中占有很大的股份,十幾家投下來也不過花了兩三千萬,卻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
2015年至2016年的兩年里,彩條屋通過400萬元投資可可豆動畫拿下《哪吒》,900萬元投資中傳合道拿下《姜子牙》,1100萬投資全擎娛樂拿下《鳳凰》。
之后,彩條屋又通過密集的產業(yè)投資收攏了一批具有先進動畫制作技術的公司,包括紅鯉文化、大千陽光、玄機科技、通耀科技等動畫制作公司。
從文化創(chuàng)意到技術落地,彩條屋通過不斷“買買買”的方式構筑了完整的生態(tài)。這種類似“小米生態(tài)鏈”的平臺發(fā)展戰(zhàn)略,開放性地對合作的動畫機構采取“參股不控股”、“幫忙不添亂”、“建議不決策”的輕合作模式。易巧將之稱為“陪伴式創(chuàng)作”。
這樣能在保持創(chuàng)作者最大自主性的同時,將動畫導演等動畫產業(yè)生產要素聚集,打造以優(yōu)質動畫電影產品為核心的動畫產業(yè)發(fā)展模式。
通過產業(yè)投資對外部動漫人才進行利益綁定的另一優(yōu)勢是,這些彩條屋外部的動漫人才能繼續(xù)去拓展更多的動漫人才,不斷擴大圈層,從而快速掌握動漫產業(yè)中“人才”這一關鍵要素。
作為投資回報,彩條屋將從合作中至少獲得通過光線傳媒宣發(fā)推廣的動畫電影,而帶來的銷售收入。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彩條屋投資低,股份多,只要有一部動畫電影爆了,回報驚人。
例如,彩條屋之后接連出品的《大魚海棠》《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產品從“低幼”與“合家歡”走向“全年齡向”。口碑起飛,票房爆發(fā)。
據燈塔專業(yè)版數(shù)據,《大魚海棠》的片方分賬為2.26億、《姜子牙》片方分賬5.8億、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方分賬達到18.34億,票房投資回報率在10倍以上,為光線創(chuàng)造了10億以上的收入。
可以說,彩條屋甚至是光線傳媒2019年收入大增的最大功臣。
“XXL”的夢想幾近落實,彩條屋成為業(yè)內品質的保障,田曉鵬、餃子等導演一炮成名,而易巧也被視為動畫電影行業(yè)當之無愧的“伯樂”。
將彩條屋推上王座的,無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從排片低于0.1%,到以強硬的口碑將上映首日排片率上升至33.7%、之后又出人意料地畫了一條“奇跡”的票房增長線:首日票房過億、單日票房最高達3.42億、5天破10億……
這部刷新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的作品,憑借50億的驚人數(shù)字,成為一個異數(shù),讓行業(yè)震驚沸騰。而光線傳媒“沾光”,股價連續(xù)六個交易日上漲。
在《大圣歸來》之后,《哪吒》深化了一個動畫行業(yè)追隨的現(xiàn)成模板,行業(yè)從業(yè)者們從中看到了一條“神話故事IP”的光明道路:傳統(tǒng)神話IP門檻低,大眾接受度高,還能通過簡單改編加以現(xiàn)代元素。既能保留導演個體的藝術個性,又照顧到觀眾的觀影體驗與心靈需求,兩全其美。
“封神宇宙”的故事就此埋下伏筆。
但回到《哪吒》的成功本身,除了本身良好的故事與畫面外,光線的營銷渠道居功至偉。
從2012《泰囧》的引爆開始,光線在發(fā)行渠道和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也越來越明顯。2016年后,光線傳媒花費15.83億元,從美團手里拿來了貓眼電影的控股權。拿下貓眼電影的光線傳媒,掌控了互聯(lián)網電影銷售的最重要一道關卡。
要知道,在《哪吒》播出的2019年,貓眼電影在電影線上票務市場的份額達到了60%,意味著在線上買電影票的人,有60%都是通過貓眼購買的。
手握豐富的客流量,光線傳媒旗下的電影宣發(fā)可謂如虎添翼。通過間歇性點映、與《大圣歸來》聯(lián)動發(fā)行短片,微博造勢、購票平臺宣傳等手法,扭轉了《哪吒》起初的排片劣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趁著《哪吒》熱度未散,彩條屋動作頻頻。推出了同屬“封神宇宙”的《姜子牙》。秉持一樣的宣發(fā)套路,在上映前,《姜子牙》制作營銷視頻在短視頻平臺上大量分發(fā),同時,在宣傳上與《哪吒》高度綁定,拉高觀眾期待。
但由于疫情,《姜子牙》上映計劃從年后被幾度延期到國慶,整個市場的期待被攢聚和懸空,等待釋放。因此,電影甫一上映便拿下3.6億票房,8天票房將近14億,前期表現(xiàn)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
但很快,《姜子牙》就遭遇了反噬。帶著“哪吒”期待的觀眾入影院后發(fā)現(xiàn),《姜子牙》的故事與此前宣發(fā)視頻上的“合家歡”類型完全不同,甚至和《哪吒》沒什么關聯(lián)。除了一如既往的美術水準在線,故事講得七零八落,破碎不堪,讓人失望。
定位上的偏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國慶假期剛結束,就傳來了光線傳媒股價單日暴跌幅度超過17%的噩耗。本想借著《哪吒》的余暉更上一層樓的光線傳媒,卻被無情地打趴下。盡管獲得了16億票房,超越同期大量作品,但光線的口碑卻直線下滑,彩條屋動畫神作的光環(huán)不再。
這是彩條屋為人所知的最大翻車,但在之前,光線傳媒就已經開始了一系列的震蕩。而此時,《哪吒》IP的動畫追隨者們也拿出了成果,比如追光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一大波“封神宇宙”正在路上。
外憂內患,是彩條屋當前面臨的處境。
“中國有一部50億的動畫只能叫國漫開始,要有5個10億票房的動畫電影才能稱之為崛起?!辈蕳l屋CEO易巧曾在采訪中提到。
目前在頭部影片不斷打破票房天花板的情況下,腰部影片斷層明顯,10—30億之間的影片較少,大盤票房難增長。國漫尚未崛起,大量的動畫電影們制作者們仍要面臨極大的不穩(wěn)定性,從產品到產業(yè)的過渡困難。
另外,自2018年后, 影視寒冬持續(xù),大量中小影視公司注銷。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僅在上半年便有13170家影視公司注銷,超過2019年全年注銷總量。影視行業(yè)整體乏力的情況下,動畫電影也無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另一邊,在彩條屋的帶動下,其他動畫公司也將目光瞄向了“封神”宇宙。
與彩條屋同為國內頭部動畫電影公司的追光動畫,在2021年初針對“哪吒”這一角色,推出了東方朋克風的《新神榜:哪吒重生》,斬獲4.56億票房,但口碑平平,無法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影響力匹敵。
不過,從《哪吒重生》的預告中可看出,追光下一部還將繼續(xù)瞄準“封神”宇宙里的另一重要角色——楊戩,這與光線影業(yè)備案《二郎神》主要角色相沖,而未來二者如何避免“撞衫”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條賽道正在變得越來越狹窄。根據三文娛報道,在2015~2020年備案的國產動畫電影中,基于中國經典神話人物IP改編動畫電影的備案數(shù)量,有119部之多,包括24個孫悟空和11個哪吒。
而在今年上半年備案的50部動畫電影中,至少有8部作品的故事圍繞中國經典神話人物展開,包括追光和光線的兩部楊戩,兩部孫悟空、兩部干將莫邪題材的電影等。
盡管“封神”人物多,場面大,故事跌宕起伏,有極大的國民知名度,可以說是最理想的改編文本。但當整個產業(yè)都扎入同一條賽道時,再豐富的IP也難免同質化。
對這種狀況,彩條屋是有心理準備的。2020年1月,光線上線了漫畫APP“一本漫畫”。負責人蔣子斌宣稱,“一本漫畫”不做市場上已經飽和的“霸道總裁”等類型漫畫,而是為影視化培育IP,試圖從源頭掌控一條完整的動漫產業(yè)鏈。
“一本漫畫”的設計簡潔,主頁每天只推一部漫畫。當時一本漫畫僅簽約了21個作者,上線47部作品,聚集神話、現(xiàn)實和科幻三個方面的題材,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敖丙傳》,蔣子斌稱這是全中國作品數(shù)量最少的漫畫平臺。
王長田的計劃是,拿出十億,用5年時間孵化10部漫畫作品影視化,希望彩條屋能在接下來3年沖擊國產動畫半壁江山。
一年多過去,“一本漫畫”上的作品數(shù)量已經由47部增至135部,其中的《敖丙傳》《茶啊二中》等作品或將影視化,但其余作品出圈的甚少。
外患尚且未解決,內憂也已浮出水面。2020年6月,光線傳媒內部信顯示,彩條屋總裁易巧和項目部總經理魏蕓蕓將離職,加入到光線參股的子公司十月文化中。
要知道,彩條屋此前的諸多項目中都有易巧的影子,包括《大魚海棠》《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多部國產電影,并主導引進《你的名字》《千與千尋》《天氣之子》等多部優(yōu)秀國外動畫,取得了超過80億的總票房成績。在行業(yè)里赫赫有名,說是彩條屋的靈魂人物也不為過。
不過戲劇的是,轉移到十月文化的易巧之后要和田曉鵬攜手制作的,是難產近十年《三體》真人院線電影——一個影視圈人不敢輕易挑戰(zhàn)、甚至避之不及的深坑。
而彩條屋自從人事變動后,除了延遲上映的《姜子牙》,僅有《沖出地球》一部作品。其余的彩條屋“神話三部曲”之一的《鳳凰》音訊全無,田曉鵬的《深?!啡ツ?1月上映預告片后,至今未定檔。
而與全擎娛樂合作出品的《沖出地球》,此前被寄予厚望,曾被內部視為是彩條屋影業(yè)繼“中國神話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之后,全新推出的“國風科幻”系列開篇之作。
但影片上映前便因版權等問題受到《星游記》動畫原作粉絲抗議,導演胡一泊的兩部《星游記》相關網絡電影評分在7.0和7.5,與原作差距較大,并屢被吐槽魔改,負面纏身?!稕_出地球》從暑期檔撤退,國慶檔也不見蹤影,從逃離走到了消失。
從“封神宇宙”切到“科幻宇宙”,封神難繼,科幻逃逸,彩條屋下一個宇宙在哪還未可知。
但無論什么宇宙,今年的動畫電影市場都過于冷清了,全年齡向動畫電影幾乎只有追光動畫在獨舞,不僅達不到“國漫崛起”的質量,連數(shù)量都匱乏,或許是進入了所謂的蟄伏期吧。
不過,除了彩條屋,未來還有大大小小公司出品的幾十部“神話”系列的動畫電影,正蓄勢待發(fā)。也不知道是會“封神”還是“瀆神”。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