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甜茶
李子柒和微念的官司,還是打起來了。
很多新媒體行內(nèi)人看來,微念和李子柒的官司,不存在誰欺負誰,誰離開誰就不行了,
就是一場“離婚官司”——爭議點就是分家。
在“上古自媒體時代”,比如2014年、2015年,公眾號時代,有兩場“離婚官司”最有名,分家的核心原因,就是股份分配。
一個是2014年,羅輯思維,羅振宇和申音,原定羅占二成、申占八成。
一個是2015年,首席娛樂官,陳妍妍和鄒玲,原定陳占六成、鄒占四成。
李子柒和微念,有個核心的爭議點。
這兩方究竟該說是合伙,還是孵化?
李子柒沒有微念,大概率無法成為李子柒,但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不錯的美食KOL。
微念如果沒遇見李子柒,找到另一個田園文藝風的素人孵化,大概率也能成就一家還可以的MCN。
再或者,提前幾年做了自己的品牌,成為諸多新消費品牌的一支。
李子柒微念的簽約時間,很多資料顯示是2016年9月雙方建聯(lián)。
普遍說法來看,微念高管聯(lián)系到李子柒之初,雙方是有共識的,不著急接廣告,做大粉絲再說。
我個人非常好奇當年那一場談話,究竟是以合伙人的身份來談,還是以孵化的思路去談的。
李子柒起訴微念,應該有兩三個訴求:
1.想繼續(xù)使用李子柒這個IP,包括商標、品牌等等。
2.解約金、違約金的爭議與解決。
3.爭取目前賬號歸屬權,但爭不到也就算了(因為以目前的熱度,新號無論叫什么,都不太缺關注度)。
在過去,很多MCN機構不愿意提網(wǎng)紅背后是有團隊的,會刻意弱化團隊的存在。好像有團隊,就顯得假了。喜歡說我們XX就是自己一個人,最多有幾個助理。
但隨著自媒體、網(wǎng)紅、直播帶貨這些概念被大家認知,大家也能夠接受。網(wǎng)紅是可以有團隊的,甚至想做好,必須有團隊。
騰訊深網(wǎng)曾經(jīng)提到,微念有一個500人團隊,專門做李子柒的產(chǎn)品。李子柒自己說,目前兩個攝影師、一個助理,加自己四個人做內(nèi)容。按照李子柒的更新頻率,一個內(nèi)容IP,4個人的主要團隊,其實是非常夠用了。
但運營、商業(yè)化、公關、電商,這些需要成熟有經(jīng)驗的人和團隊來做。從公司成本計算,500人團隊,一個月光人力和辦公成本,就得500萬元以上了。
實際上幾百人服務一個IP,也挺常見的。但服務的核心,肯定不是內(nèi)容。什么短視頻需要幾百人拍?什么公眾號需要幾百個人寫?如果只做一個短視頻IP內(nèi)容,四五個人左右的團隊完全足夠。幾百人的團隊,要不在做電商、要不在做課程。
微念對自己的定位,這些年從視頻機構變成了“專注食品飲料的新消費公司”,但這個發(fā)展思路,應該是一開始就有的。從公開招聘信息來看,光目前還在開放的崗位就有近百個,都是打算正經(jīng)做產(chǎn)品的。
有食品研發(fā)工程師、做新品研發(fā)、供應商篩選;化驗室主管,要有三年以上實驗室管理經(jīng)驗;團購渠道、抖音小店、天貓運營;市場經(jīng)理,負責城市分銷策略、經(jīng)銷商管理、門店維護。
這些也可能會加入傳說中的“李子柒500人團隊”,但不是李子柒姑娘的,是“李子柒”商標的。
李子柒和微念打官司,目前來看,微念的損失更大。它損失的,不是作為MCN公司失去了一個網(wǎng)紅,而是作為新消費公司,失去了公司最核心的品牌。
一大批網(wǎng)紅在2018年簽下的三年制合同,要到期了。
很多人都記得,2018年的春節(jié),被抖音支配的恐懼。當時不止一個朋友說:抖音太恐怖了,它會吃時間。
2018年7月,抖音正式開放MCN機構,初期很多MCN都是簽約為主,自孵化為輔。很多抖音MCN之前是公會,本身有顏值、才藝俱佳的主播,轉型抖音拍變裝、開直播。
當時也有很多素人,一條視頻漲粉幾十萬,流量來得莫名其妙,但過了峰值就開始下滑。這時候MCN進場,切入專業(yè)運營,穩(wěn)住流量、開拓商單。簽約一般是三到五年,這是之前微博MCN、公會的常規(guī)年限。
在流量爭奪期,時間太貴了,花三個月檢驗標簽,不如直接放大被驗證的標簽。機構甚至會花錢或者保商單,去簽約已經(jīng)被算法檢驗過、打上標簽的賬號。
抖音MCN機構主要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編導核心制,主要是自孵化,賬號是自己家的,給編導發(fā)工資、花錢去雇演員。第二種是達人核心制。一般是已經(jīng)有一定影響力和粉絲基礎的達人,主要是經(jīng)紀約,號是達人的。
但確實有一個難點,是很多MCN機構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即使是從0~1孵化的賬號。流量起來之后,編導和演員也會被挖墻腳,或者想單飛。
MCN和網(wǎng)紅的蜜月期,主要在一開始流量剛起來、有一些收入,但沒有特別多的時候。這時候雙方都很滿意,初見成效,彼此感謝。中間不漲粉了、廣告少了,也會埋怨一下MCN。但最埋怨的時候,其實是在網(wǎng)紅飛速漲粉、廣告報價飆升的時候。這時候如果還按原定的分成比例,想法就容易有變化。
不是“我今天接了廣告,公司分給我X萬,真好”。而是“我今天接了廣告,公司又分走我XX萬,真是的”。
尤其是放眼整個機構,沒人比ta更紅的時候。
過去的三年里,很多MCN一提到網(wǎng)紅解約就嘆氣。這幾年,大眾對MCN的關注度變高了,當然關注度最高的,一般是負面,比如哪家MCN和哪位網(wǎng)紅,因為解約問題對簿公堂。
但走到如此不體面,確實是少數(shù)。
說實在的,如果賬號不賺錢,解約就解約了。賺到錢了,這幾年也是大家一起分到過好處的。這種情況下,也就一別兩寬。體面談分手,也不會一口飯都不給對方留。
這又要講到一對體面的“前任”。
朱一旦和張小策當時分開,都不涉及分家,因為一開始就是老板和員工的關系。朱一旦會認可、也會在各種場合提,是小策打造了朱一旦的IP。在小策講述離職的一期視頻中,稱呼朱一旦為我的朋友、我的老板、我的演員,這個稱呼順序,應該也是在他心中的順序。
朋友很難和老板身份共存。
早年間,微博MCN的時代,很多微博MCN的老板本身就是段子手出身。簽的都是朋友,當時還
有MCN老板,會因為段子手解約,自己悶頭哭一場。
感情講究愛的奉獻,但生意本質是投資回報。談感情,能迅速拉近兩顆心的距離,但老談感情,就傷感情了。
MCN機構可以孵化網(wǎng)紅,但其實不能孵化頂流網(wǎng)紅。
頂流網(wǎng)紅就跟明星一樣,每年中戲北影錄取這么多長得漂亮的帥哥美女,條件好肯努力,做演員不太難。但能成為萬世巨星,能有多少人?
網(wǎng)紅和演員一樣,就是一種職業(yè)。但頂流網(wǎng)紅和明星,都是玄學。
見過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作配,眾星捧月都捧不起來的美麗演員,就知道天注定是什么意思了。
網(wǎng)紅是存在“平臺壁”的,B站百大、微博超級紅人、快手家族、抖音達人。換個平臺,就沒有人知道了。頂流網(wǎng)紅,可以破壁。即使你從來沒看過ta的短視頻,但你就是知道ta。
MCN能篩出當下做火的品類、做出最細分標簽的人設、甚至做好腳本的每一句臺詞,但誰都說不好觀眾緣。
如果李子柒只做內(nèi)容,直播帶別人的貨、接別人的廣告,很可能現(xiàn)在和微念還友好合作。但頂流網(wǎng)紅,不可能止步于只做渠道。
微念當初再看好李子柒,也不知道她會成為頂流網(wǎng)紅,這就跟中彩票頭獎的概率差不多。打個比方,這就像是微念借了李子柒兩塊錢買彩票,開獎之后要按兩塊錢的原始股,百分百拿走回報。
但是中獎這件事,不是微念運氣好,是李子柒運氣好。
更多精彩內(nèi)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nèi)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