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慧芳
編輯|六耳
來源|創(chuàng)頭條
英偉達CEO黃仁勛“爽約”了,一大批網友感覺被他放了鴿子。
前幾天,馬斯克來華引起各界興奮,增添了市場信心。當然,在44小時中國行之后,馬斯克也順帶著重回世界首富之位。
馬斯克前腳剛走,黃仁勛也即將到訪大陸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諸如英偉達開設新的中國GPU研發(fā)分部,展開與騰訊、阿里等科技大廠的合作等眾多“細節(jié)”被傳得有鼻子有眼……
市場又是一陣激靈。然而,隨著黃仁勛6月5日返回美國,上述傳言均被證偽。
如今,黃仁勛是全球AI科技圈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其掌舵的英偉達時?!耙恍倦y求”,卡著全世界科技大廠的脖子,國內大廠更是首當其沖。
在全球AI、半導體圈,類似黃仁勛這樣的華人大佬或技術大拿不在少數,甚至是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群體。他們所創(chuàng)立或者正在服務的公司,卡著全世界的脖子。
-1-
OpenAI的GPT-4貢獻者中至少33位華人
ChatGPT橫空出世,一大批“大語言模型類的人工智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要說誰是當下最為耀眼的AI公司,那非搞出ChatGPT的Open AI莫屬。
六月伊始,一位名為Peter Deng的華人在領英更新了個人title并發(fā)表動態(tài),宣布將加入OpenAI擔任消費產品副總裁。?
其實,OpenAI內部不乏華人的身影。
OpenAI在發(fā)布GPT-4時,曾公開了所有貢獻者名單,其中至少有33位是華人。
從名字、學術與工作背景上來看,約有12人來自于清華、北大、復旦等國內頂尖院校。大多數人赴美深造或在大公司歷練后,最終進入了OpenAI 擔任研發(fā)。
這里要著重提2個人。一位是美籍華人顧世翔(Shane Gu),另外一位是歐陽龍。
顧世翔是從谷歌加入OpenAI的工程師之一。2022年5月,顧世翔在測試研究中發(fā)現,只要在題設環(huán)節(jié)加上一句“讓我們一步一步地思考”的指令,就能讓GPT-3做數學題的準確率提高超過60%。
歐陽龍則參與了ChatGPT相關的7大技術項目中的4項研究,包括Instruct GPT、web GPT、RLHF和ChatGPT,是Instruct GPT論文的一作,RLHF論文的第二作者。
圍繞AI的一切,從頂層技術到配套服務,都與華人密切相關。
比如,為OpenAI、Alphabet(谷歌母公司)提供大模型數據標注的公司中,也有一家企業(yè)為華人創(chuàng)辦——Scale,創(chuàng)始人是 Alexandr Wang 和 Lucy Guo。
大模型和預訓練這個事情,過去很多國內科技公司也在做,但是目前只有OpenAI做成了。
他們難道是掌握了什么核心技術,或者找到了正確的技術路徑。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只是,OpenAI并不Open。在公開的論文(其實更像技術報告)中,OpenAI明確地說,GPT-4模型使用RLHF精調外,不會公開任何技術細節(jié)。
-2-
2022 年度“AI十大新星”中有9位華人
事實上,OpenAI里的華人技術群體還只是美國硅谷AI科技圈的縮影而已。
像谷歌、微軟、Meta等大廠都擠滿了華人的身影。
比如AI領域的傳奇人物吳恩達在谷歌創(chuàng)立了“谷歌大腦”;視覺和圖形大牛沈向洋加入微軟,一手締造了微軟人工智能“小冰”……
人工智能領域著名雜志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公布的 2022 年度“人工智能十大新星”(AI's 10 to Watch)名單 ,其中有9位都是華人研究者。
今年以來,國內各類大模型項目一路高歌猛進,科技大廠紛紛搶奪 AI人才。
據媒體報道,國內第一、二梯隊的互聯網大廠就想找 OpenAI 項目里的華人,且“薪資不設限,越快越好”。
創(chuàng)頭條梳理發(fā)現,國內已經發(fā)布的大模型負責人中,出現了六位微軟前員工。
代表著頂尖技術的華人,正在全球AI領域成為一個鮮明的群體。?
最近,一位芯片界女大佬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她就是AMD公司CEO,蘇姿豐(Lisa Su)。
該篇封面特稿稱,“(蘇姿豐)一手策劃了硅谷歷史上最重大的企業(yè)轉型之一,使得一度瀕臨破產的AMD的股價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增長了近30倍?!?/p>
甚至,一度擁有和AI算力頂尖玩家英偉達掰手腕的能力。
-3-
華人占據全球芯片圈“半壁江山”
除了英偉達的創(chuàng)始人黃仁勛,AMD的CEO蘇姿豐都是華人之外,也還有眾多華人在全球芯片圈占據一席之地。?
無論是芯片設計還是制造,有著華人血統的中國人,包括土生土長在中國大陸的華人,及出生在海外的華人,在全世界都相當有競爭力。
比如,芯片制造方面,僅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臺積電一家,2022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已超過60%。
芯片設計方面,在TRI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廠商排名中,有八家掌舵人都是華人。
華人不僅占據著全世界芯片設計和制造的大多數市場,還掌握和引領著大多數技術前進的最新方向。
創(chuàng)頭條梳理了一份全球半導體行業(yè)知名廠商的名單??梢钥闯?,在創(chuàng)始人或CEO一欄,出現了不少華人的身影。
今年3月,全球知名品牌價值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評選出了2023全球最有價值半導體品牌。
10家入榜的企業(yè)中,4家由華人創(chuàng)辦或掌舵。英特爾、臺積電、英偉達位居前三。
就連美媒也感慨:華人遍布美國頂尖的科技公司。
“AI教父”黃仁勛1963年出生于臺北,祖籍浙江。1983年,他成為AMD的芯片工程師。
這一年,后來被稱為“臺灣芯片設計業(yè)教父”的蔡明介,選擇離開臺灣中研院電子所,加入剛成立3年的聯華電子。
作為臺灣首家芯片設計公司,聯電在半導體業(yè)是黃埔軍校一般的存在。
全球前十大芯片設計巨頭中,聯發(fā)科、聯詠科技和瑞昱,都與聯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此外,在瑞昱、邁威、AMD、賽靈思、博通等全球芯片圈科技大廠,華人都曾發(fā)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聯發(fā)科、英偉達、邁威、聯詠科技和瑞昱等5家公司由華人創(chuàng)辦,AMD、賽靈思、博通等3家由華人掌舵。
華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爭先恐后地搶占芯片設計領域的頂端。?
有媒體曾報道,約25萬華人在美國硅谷工作,其中清華畢業(yè)生超2萬人。
被譽為“中國蝕刻機之父”的尹志饒面對媒體曾公開表示,自己在英特爾工作時,一些組長、高管,甚至研發(fā)一線的員工許多都是華人。
全球前十大芯片材料料學家中,前6名都是華人。這些芯片領域的領軍人物,一舉一動都備受全球業(yè)界關注。
活躍在全球AI、芯片圈的這些華人們,卡著全世界科技大廠的脖子,國內大廠自然也不例外。
.END.
圖片來源|網絡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