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慧芳??
編輯|六耳
來源|創(chuàng)頭條
又一個自動駕駛芯片獨角獸要IPO了。
近日,車規(guī)級智能汽車計算芯片供應商Black Sesame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簡稱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擬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
如果成功上市,它將成為“國內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
黑芝麻智能是一家“清華系”創(chuàng)業(yè)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資深圖像處理專家單記章,聯合創(chuàng)始人是汽車領域銷售及管理專家劉衛(wèi)紅。兩人是黃岡中學校友且都曾就讀于清華大學。
成立7年來,黑芝麻智能獲得10輪融資,背后站著北極光創(chuàng)投、上汽集團、招商局創(chuàng)投、騰訊、東風汽車集團、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蔚來資本、吉利控股、中銀投資、國投招商、聯想創(chuàng)投等知名VC及產業(yè)資本。目前估值達到160億元。
然而,芯片終究是一門燒錢的生意,車規(guī)級芯片也是如此。過去三年,黑芝麻智能累計虧損58億元。且所有SoC產品都依賴臺積電代工,也成為其經營中的潛在風險。
作為一家還處在發(fā)展早期的自動駕駛芯片企業(yè),黑芝麻智能要想成功IPO,還須講好令資本市場心動的故事。
-1-
兩位清華校友創(chuàng)業(yè),要IPO敲鐘了
黑芝麻智能沖刺IPO背后,是兩位清華校友聯手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現年55歲的單記章是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而54歲的劉衛(wèi)紅擔任總裁。兩人早年是畢業(yè)于同一所高中的同窗好友。
單記章出生于湖北省黃梅縣,高中就讀于被譽為高中教育“神話”的黃岡中學。在這所高中,他結識了此后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的伙伴劉衛(wèi)紅。
1986年,單記章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大學畢業(yè)后,單記章直接到了硅谷工作,進入世界知名攝像頭芯片公司豪威科技,一干就是20余年。
而劉衛(wèi)紅先是在上海交通大學讀了應用化學專業(yè),1995年取得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后來又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而后就職通用汽車、博世。
在離開豪威科技時,單記章已經成為軟件工程部副總裁,主導核心研發(fā)。而劉衛(wèi)紅曾出任博世底盤制動事業(yè)部亞太區(qū)總裁,負責戰(zhàn)略、運營、業(yè)務發(fā)展、重組及并購。
時間到了2016年,國內汽車行業(yè)掀起了一場智能化浪潮。也是這一年,單記章與劉衛(wèi)紅聯手了創(chuàng)立黑芝麻智能,主攻自動駕駛芯片。
創(chuàng)立之初,黑芝麻智能的目標是利用視覺感知領域的技術專長和AI技術,為自動駕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為此,單記章快速拉起了一個團隊,核心成員來自英偉達、微軟、高通、安霸、Marvell、arm等芯片大廠。
作為車規(guī)級智能汽車計算SoC及基于SoC的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黑芝麻智能的產品線已覆蓋了自動駕駛和跨域計算兩大領域。
從具體產品來看,黑芝麻智能主要的芯片產品是華山系列和武當系列。?
其中,華山系列專注于自動駕駛,包括華山A1000、華山A1000L、華山A1000 Pro、華山A2000等多款不同的產品,前面兩款均已進入量產狀態(tài)。
從出貨量來看,黑芝麻智能的A1000系列芯片于2022年總出貨量已經超過2.5萬片。
而武當系列則專注于跨域計算,主打一顆芯片搞定所有。
今年4月,黑芝麻智能推出武當系列的首款產品C1200,將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身控制及其他計算功能融合于一個SoC,是業(yè)內首個智能汽車跨域計算芯片平臺,預計今年內提供樣片。
目前黑芝麻智能客戶數量已有89家。合作伙伴包括一級供貨商、汽車OEM、傳感器制造商、芯片開發(fā)商及軟件公司。
截至2023年6月28日,黑芝麻智能已獲得10家汽車OEM及一級供貨商的15款車型意向訂單,以及與超過30名汽車OEM及一級供貨商的合作,如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江汽集團、合創(chuàng)、億咖通科技、百度、博世、采埃孚及馬瑞利等。
按2022年車規(guī)級高算力SoC的出貨量來看,黑芝麻智能是全球第三大供應商,2022年中國和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5.2%和4.8%,僅次于英偉達和地平線。
-2-
7年10輪融資,騰訊小米吉利蔚來都投了
黑芝麻智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自然少不了各路資本的大力加持。其身后早已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人隊伍。
成立至今,黑芝麻智能股東陣營中有北極光創(chuàng)投、上汽集團、招商局創(chuàng)投、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騰訊、吉利控股、蔚來資本、東風汽車、中銀投資、國投招商、聯想創(chuàng)投、海松資本、博原資本、武岳峰資本、中銀投資等知名VC及產業(yè)資本。?
剛成立兩個月,黑芝麻智能就拿到北極光創(chuàng)投的首次投資,2019年又獲得上汽集團及招商局集團投資。
2021年4月,黑芝麻智能獲騰訊、博世集團及東風汽車集團入股;同年9月,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聞泰科技、武岳峰資本、天際資本、元禾璞華、聯想創(chuàng)投、臨芯資本等入局。
2022年1月,黑芝麻智能獲得蔚來資本和吉利控股的投資;同年8月,完成由武岳峰科創(chuàng)領投,興業(yè)銀行、廣發(fā)信德、漢能基金、新鼎資本、之路資本、揚子江基金等機構的融資。
此次IPO之前,黑芝麻智能一共完成10輪融資,合計融資總額約7億美元。在此期間,其估值漲122倍,最后一輪融資后估值161億元。
招股書顯示,IPO之前,黑芝麻智能北極光創(chuàng)投合計持股約11.48%,小米持股4.05%;騰訊持股3.87%;蔚來持股2.78%;中銀投資持股2.97%;國投招商持股2.34%;吉利持股0.79%;上汽持股0.52%。
可以預見,若黑芝麻智能成功IPO,無論是創(chuàng)始人和高管團隊,還是背后的資本,都將迎來一波財富上漲。
但在此之前,黑芝麻智能還須先拿到進入資本市場的入場券及得到二級市場投資者認可。
黑芝麻智能內部有一個目標,就是“未來在每一輛用黑芝麻芯片的車上拿到1000美元的營收”。
隨著自研自動駕駛芯片量產規(guī)模擴大,黑芝麻智能的營收不斷增長。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黑芝麻智能收入分別為0.53億、0.61億以及1.65億元,累計收入2.79億元。得益于芯片出貨量增加,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長超173%。
然而,車規(guī)級芯片終究是一門燒錢的生意。雖然營收節(jié)節(jié)攀升,但是黑芝麻智能虧損規(guī)模也逐年擴大。
2020-2022年,黑芝麻智能凈虧損分別為7.602億元,23.565億元和27.539億元,三年累計凈虧損58.706億元。
按2022年黑芝麻智能旗艦產品A1000系列芯片賣出了2.5萬片,經大致測算可知,其賣一顆芯片收入為6600元,卻凈虧11萬元。
導致虧損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研發(fā)投入較高。2020年-2022年黑芝麻智能研發(fā)投入分別為2.55億元、5.94億元及7.64億元,分別占同期總營運投入的82.3%、78.7%及69.4%。
從毛利率來看,2020年到2022年,黑芝麻智能毛利率分別為22.7%、36.1%、29.4%。
截至2022年末,“黑芝麻智能”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82億元。
按照這個勢頭,即使成功上市,在一定時期內,黑芝麻智能或將繼續(xù)保持較高的虧損。
-3-
強敵環(huán)伺,能否突圍?
芯片賽道前景雖好,但普遍虧損嚴重,且目前行業(yè)周期不景氣,為很多芯片公司的IPO之路蒙上一層陰影。
黑芝麻智能之所以能跨過上市門檻,得益于港交所上市規(guī)則的調整。
黑芝麻智能是港交所18C規(guī)則生效以來,第一家正式遞交上市文件的特專科技公司。
即便如此,黑芝麻智能沖刺“國內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第一股”,也并非是一片坦途。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書中坦言,未來經營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其它不確定因素。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書中提到,現有的意向訂單,可能無法直接與未來芯片產量掛鉤,甚至有可能無法轉化成真金白銀。
另外,缺芯潮的危機尚未完全消散,車企客戶在選擇芯片供應商時,持續(xù)穩(wěn)定的供貨能力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事情。
而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均由臺積電代工。如果臺積電無法正常供應芯片,都會對黑芝麻智能穩(wěn)定供應能力有影響。
在招股書中,黑芝麻認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有三類,專注自動駕駛芯片的供應商,通用芯片供應商和汽車OEM自研商。
目前,英偉達和Mobil eye兩家國際廠商在自動駕駛SoC芯片市場占據主要席位。
其中,Mobil eye是全球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旗下Eye Q系列芯片以出貨量累計超過1.17億顆,全球有超過800種車型搭載。
作為自動駕駛芯片領軍企業(yè),英偉達的Xavier和Orin系列產品以大算力出名,且Orin系列已成為高階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的首選芯片。國內蔚來、小鵬等以智能化為賣點的車企都在用。
2022年英偉達發(fā)布車圈核彈Drive Thor,算力2000TOPS,也是一顆芯片搞定所有功能。
頭頂全球第三大車規(guī)級高算力SoC供應商的名頭,但黑芝麻智能SoC出貨量僅為5%左右,與英偉達差距高于80%的市場份額存在不小差距。
此外,AMD、高通、恩智浦、特斯拉等國外芯片大廠也都是黑芝麻智能的競爭對象。
其實,國內也有不少企業(yè)在自動駕駛芯片領域開疆擴土。
近年來,地平線、芯馳科技、寒武紀行歌等國內芯片廠商,傳統(tǒng)ICT企業(yè)華為和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下場研發(fā)自動駕駛SoC芯片相繼嶄露頭角。
主打自動駕駛芯片的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也實現了高階智能駕駛能力+高出貨量,目前已經超過300萬片,最新一代J5已在理想L7、L8上搭載,最高算力128TOPS,是黑芝麻華山系列的對手。
另一個國產芯片玩家芯馳科技,以網關芯片、座艙芯片、MCU為主,年出貨量也在百萬片級,不過自動駕駛芯片V9P還沒有量產。
即使是“清華系”芯片創(chuàng)業(yè)公司,且有一眾知名的VC和產業(yè)資本撐腰,但作為一家處在早期發(fā)展階段的自動駕駛芯片企業(yè),黑芝麻智能要想成功突圍,還須講好令資本市場心動的故事。
.END.
圖片來源|網絡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