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在今年紛紛選擇回歸。繼易車、搜狐暢游、聚美優(yōu)品、58同城之后,新浪也正式加入私有化行列中。
9月28日晚間,新浪宣布已同New Wave控股有限公司(“母公司”)和New Wave Mergersub有限公司(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簽訂合并協(xié)議和計劃(“合并協(xié)議”)。New Wave將收購新浪所有已發(fā)行的價值約25.9億美元的普通股,并購方的報價為每股43.3美元。
根據該協(xié)議,母公司將在全現金交易中收購母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目前未擁有的所有已發(fā)行普通股。母公司為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New Wave MMXV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由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曹國偉控制。
根據雙方達成的私有化協(xié)議,并購方的報價較公司上周五收盤價上漲近8%,較7月6日收到New Wave不具約束力私有化要約的收盤價上漲約18.1%。
據悉,早在2019年新浪已有私有化意向。2019年6月1日,新浪宣布與曹國偉達成認購協(xié)議,將向曹國偉出售1100萬股新發(fā)行的普通股。
交易完成后,曹國偉占股16.02%,成為新浪最大股東。業(yè)內認為,以曹國偉為代表的管理層掌握新浪主導權,這減少了新浪做出私有化決定時需要面對的決策層阻力,也為現在新浪私有化打下了基礎。
新浪預計,此交易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新浪將成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其普通股將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退市。
就在昨日晚間,新浪發(fā)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新浪第二季度營收5.077億美元,同比下降5%,虧損2540萬美元。
新浪公司旗下業(yè)務主要包括門戶新浪網站、手機新浪和社交媒體微博(WB.NASDAQ),其業(yè)務主要分為廣告業(yè)務和非廣告業(yè)務。
報告期內新浪的廣告營收為3.9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336億美元下降10%,這主要與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某些行業(yè)廣告需求持續(xù)低迷,以及不利的匯兌因素有關。2020年第二季度非廣告營收為1.15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940萬美元增長16%。非廣告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于新浪金融科技業(yè)務的營收增加。
近幾年來,廣告業(yè)務不僅營收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凈利潤也從2017年開始就出現虧損且持續(xù)擴大。2017年的虧損為80萬美金,2018年虧損擴大至1.46億美金,2019年達到3.84億美金。
在新浪公司的總營收中,微博占據了八成。但微博近幾年的業(yè)務也出現疲軟狀態(tài)。2019年,微博的營收總規(guī)模達122.4億元,但增速已經從2017年的75.37%下滑至2.82%
新浪的新業(yè)務——金融科技營收——雖然在2019年同比增長85.6%,但規(guī)模僅有2.07億美元,遠遠不足以成為支撐新浪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作為國內最早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上市20年后新浪公司的市值僅剩下27.82億美元。2011年4月,新浪股價曾達到147美元/股的最高點,此后一路下滑至42.55美元/股(截至發(fā)稿)。
而新浪的子公司新浪微博當前市值為79.12億美元,新浪市值縮水到不及新浪微博的一半。
今年以來,由于外部市場動蕩、國內資本市場逐漸成熟,中概股紛紛選擇回歸。在新浪之前,易車、搜狐暢游、聚美優(yōu)品、58同城均宣布私有化的消息。
從其特征可知,宣布私有化的公司基本位于腰部,市值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偏低,而且這些公司的核心業(yè)務都出現增長疲軟,沒有找到新的增長引擎的情況。
有分析人士認為,估值低于新浪管理團隊和投資者的預期,是他們選擇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浪私有化后,管理團隊對公司有更多的控制權,可以大膽調整戰(zhàn)略,進行更多嘗試、轉型。
但私有化或許并不代表新浪能夠觸底反彈,即便從美股市場回歸,公司業(yè)務缺乏想象力仍舊是新浪躲不開的問題。
有經濟學家指出,新浪的估值并沒有被低估,在資本市場上,其估值基本依賴微博估值。除了微博之外,以綠洲為代表的新浪系社交產品都失敗了。
時代財經援引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表示,新浪的股價反映了公司業(yè)務本身的價值。此外,其私有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營收發(fā)展不好,成長性不足導致,這并不代表私有化后一定會有多大變化,只是上市與否的差別。而從傳統(tǒng)門戶想要轉到移動互聯網,管理團隊要有新生派,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業(yè)務也要有改變。
(鈦媒體編輯蘆依綜合自藍鯨財經、騰訊科技、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