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移動直播的春天也到來了嗎?今天也來談談對“泛娛樂直播”的看法。在筆者看來。目前用戶對用戶端的直播領域,基本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以yy、9158為首的傳統(tǒng)秀場;
第二類是以斗魚、熊貓為首的游戲直播產品;
第三類是以花椒、映客為首的泛娛樂直播產品;
第四類是其它細分領域的垂直類直播產品。
幾類產品邊界不清,相互滲透,相互競爭。在泛娛樂直播領域,"人人直播""直播社交平臺""視頻社區(qū)"等一系列概念層出不窮,成了資本密集關注的對象?;ń酚晨鸵宦犯吒杳瓦M,其它平臺紛紛布局緊隨其后。在監(jiān)管機制越來越嚴的未來,誰將有機會在這場廝殺中獲得一席之地?
移動直播=秀場?
在花椒直播頁面上,一位留著精致的長發(fā),帶著耳釘的女孩。不斷重復著“有禮物的刷禮物,沒禮物的點贊”。屏幕左下角的互動欄,顯示不斷的有人進入直播間,也有人在彈幕評論“吃飯了嗎”、“周末怎么沒出去玩”。直播結束后,顯示觀看人數為5400人,已經在花椒直播累計收到127753個花椒幣?!芭鳳eriscope的殼子,走著傳統(tǒng)秀場運營路子和商業(yè)模式“這是比較形象的產品形態(tài)概括。滾動的美女頭像、同質化的內容、彈幕打賞關注等一系列功能。如果大家玩過幾個產品,應該可以得出個大致的觀點。這不就是移動端的秀場嗎?但花椒、映客就等同于秀場了嗎?除了場景畫質時間這些外在形式區(qū)別,還有哪些關鍵的區(qū)別?
第一是內容
傳統(tǒng)秀場基于興趣、地域等,進行了頻道劃分。主播屬于固定工作者,有唱歌跳舞等才藝表演形式。移動直播目前沒有明確的頻道劃分。受場景的約束,大部分主播還處于“干聊”的狀態(tài)。任意的點進一個直播間看了不到半個小時,主播年齡、工作、老家被重復問了很多遍。
第二是用戶運營模式
傳統(tǒng)秀場主播簽約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包括注冊、綁定、認證、審核、擔保、設置頻道等,整個流程下來至少一周。移動秀場對于普通主播而言,門檻是極低的。下載應用后隨時可以發(fā)起直播。而且簽約管理的模式也是有本質區(qū)別的。拿YY而言,YY通過“公會”經紀的方式,依靠高級用戶推動聊天室的頻繁互動和虛擬商品的銷售,在平臺、經紀和主播之間創(chuàng)建了一個一榮具榮的利益體系。并不直接管理主播,而是由公會對主播進行管理。
傳統(tǒng)秀場的平臺上全部為簽約主播,對于主播在線時長、頻率有著明確的規(guī)范。而對于移動直播平臺而言,簽約主播只占了一小部分。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了兩者主播端用戶結構的差異。
第三是用戶人群
傳統(tǒng)秀場基本還是二三線城市的狂歡。低頻的高消費人群加高頻的屌絲人群的組合。但移動互聯(lián)網在二三線群體中普及率沒有一線城市高,所以到了移動直播時代,這個結構產生了些變化。一線城市人群消費能力高的人比例提高了很多。當然有消費能力不一定意味著會去消費。
據大數據顯示,傳統(tǒng)秀場一線城市及海外用戶的比例不足30%;職業(yè)分布上主要以個體戶/私營企業(yè)主為代表的自由職業(yè)和工業(yè)/服務業(yè)人員是秀場娛樂的主要用戶群體。學歷分布上以初中和高中學歷層次人群為主,占比近70%。而映客宣稱大多數用戶都是一線城市的白領和海外留學生,用戶人群結構的變化,使未來的前景也增加了不確定性?;蛟S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
第四是未來發(fā)展空間
秀場的模式已經固化,市場容量也有限。移動直播還是有更多可延伸的空間。2016年的秀場 娛樂市場規(guī)模將達100億元。傳統(tǒng)秀場娛樂領域經過近十年的耕耘,市場格局基本穩(wěn)定。YY、9158、6間房遙遙領先,瓜分了大部分市場。KK直播、網易Bobo、奇秀等新晉廠商分享著小部分的市場份額。留給移動直播的份額還剩多少呢?純美女經濟發(fā)展到最后會遇到瓶頸,移動直播的商業(yè)空間不應該僅局限于此。
資本火熱,移動直播產品井噴式增長
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到現(xiàn)在,絕大部分產品由國外演繹到中國。移動直播也不例外。Periscope和已經下線的meercat,想必互聯(lián)網從業(yè)者都聽過或者使用過.移動直播在美國并沒怎么火起來,但搬到中國火了。15年在互聯(lián)網科技、創(chuàng)業(yè)投資圈已經比較火熱,關于手機直新聞的曝光基本還是集中在幾個圈子。到了16年。移動直播平臺井噴式出現(xiàn),大量的新聞曝光,資本關注更密集了。
顯然,手機視頻直播已經進入爆發(fā)期。但目前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幾款產品,日活躍用戶數量都還在百萬以內。結合流量、營收等其他角度看,整個市場正處于一個爆發(fā)初期的階段。在目前市場上泛娛樂的直播平臺,花椒和映客屬于兩只風頭正勁的產品。從資本的角度。花椒背靠360,擁有360的流量、資源等支持。映客雖有多米音樂的背景,但基本還是處于單打獨斗的架勢。
百度依托百度秀場,結合秀吧等,低調進入直播行業(yè);馬云宣布天貓將入駐美妝、旅游等視頻直播領域;小米近日也宣布即將上線移動直播的產品及相關的硬件。網易、優(yōu)土、樂視、愛奇藝等互聯(lián)網巨頭及各大傳統(tǒng)秀場廠商也都有自主研發(fā)或投資的產品。短視頻領域霸主秒拍、美拍已經推出自己的直播產品。其中秒拍直播產品“一直播”背靠新浪微博背景,已經拿到了微博入口。然后就是已經上線或正準備上線的創(chuàng)業(yè)產品,以及一些蠢蠢欲動準備進入市場的觀望者了。有人問,怎么突然上線這么多平臺?當年視頻那么火的時候也就十幾家啊!
1、資本市場火熱
如今焦慮的投資圈,寧可錯投,絕不漏投。是塊肉恨不得馬上撕開一個口子。給創(chuàng)業(yè)平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去年上門洗車的創(chuàng)業(yè)產品都有幾十家公司并存。何況移動直播這種產品,在PC端有成功經驗又有做成泛大眾的大平臺機會。成為資本的寵兒太正常不過了。
映客創(chuàng)立初期,映客創(chuàng)始人奉佑生拿到了老東家多米音樂500萬元天使投資。2015年11月,映客再次獲得賽富基金領投,金沙江創(chuàng)投、紫輝創(chuàng)投跟投的數千萬元的A輪投資。2016年1月,映客再次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人民幣的A+輪投資,這距離映客拿A輪融資才不到三個月。半年時間,映客連續(xù)完成了三輪融資。易直播今年3月份正式宣布完成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但投資方未透露,其中公司PreA輪的投資人也都對應進行了追加投資。
2、視頻成了移動互聯(lián)網主流模式
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文字形態(tài)的產品開始衰退,視頻類產品開始占據用戶的屏幕和時間,成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并且衍生出了自媒體、游戲、電影、IP孵化等多種變現(xiàn)模式。
視頻經歷了長視頻、秀場直播、短視頻幾種形態(tài)的演進,傳統(tǒng)的視頻網站格局已經形成,秀場模式也已經固化。移動直播剛剛興起,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巨頭崛起。誰也講不好未來盤子有多大?目前移動直播的商業(yè)模式早已經在PC端成功的驗證過,而且是有明確現(xiàn)金流的項目,為何不做呢?發(fā)展前期的秀場娛樂市場,面臨政策監(jiān)管和輿論質疑的雙重阻力。但已經存活到今天,并且處于“悶聲賺錢”的野蠻生長狀態(tài)。在政策、產品、運營、商業(yè)模式等幾個方面為移動直播提供了方向。
3、內容監(jiān)管,平臺繞不過的坎
內容:直播更像一個工具,背后的內容才是根本。內容同質化嚴重、無法持續(xù)吸引用戶、有效內容太少、缺乏病毒式內容。這都是平臺正在或即將面臨的問題。
隨機的打開一個直播產品。精致的妝容、相似的背景、清一色的網紅臉。對與用戶來說,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信息過載。不看好純UGC的內容,因為目前的大眾用戶不具備傳播價值信息和制作病毒傳播的能力。從文字、視頻、聲音到直播,內容的生產門檻越來越高。文字時代,如果文筆好,長得丑不妨礙他成為優(yōu)秀的博主;聲音時代,有思想、音色好、邏輯清楚,也能吸引大量的粉絲;直播時代,長相和思想,至少要占到一個。所以既有長相又能傳播價值信息的“專業(yè)用戶”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如何挖掘到這類“頭部用戶”,把頭部和尾部的用戶有效的關聯(lián)起來,是平臺需要思考的。
監(jiān)管:發(fā)起的直播的用戶越多,視頻時長越長。意味著審核人員成本越高,平臺的風險也越大?;谀壳暗募夹g來看,審核的邊際成本不會因為用戶增長而降低太多。這也是在中國做UGC內容繞不過去的坎,何況是直播視頻UGC。
4月14日,文化部公布斗魚、虎牙直播、YY、熊貓TV、戰(zhàn)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網絡直播平臺因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互聯(lián)網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百度、新浪、搜狐、愛奇藝、樂視、優(yōu)酷、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從事網絡表演(直播)的主要企業(yè)負責人共同發(fā)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yè)自律公約》,承諾從18日起,網絡直播房間必須標識水印;內容存儲時間不少于15天備查;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對于播出涉政、涉槍、涉毒、涉暴、涉黃內容的主播,情節(jié)嚴重的將列入黑名單;審核人員對平臺上的直播內容進行24小時實時監(jiān)管。24小時實時監(jiān)管、實名制、18歲以下禁止直播,這是文化部關于網絡直播公約的幾個關鍵詞。根據要求,實名認證必須于2016年6月1日前完成。據悉目前花椒及映客從事審核工作的人數都在300上下,隨著網絡監(jiān)管進一步嚴格,預計審核人數還將持續(xù)增長。
4、未來是什么格局?
移動直播在中國。以綜合直播興起,半年的掙扎又歸于美女秀場為主流的軌道。理想的手機直播平臺應該一種“帶你去遠方“的感覺,基于人的興趣,把內容標簽化、社交化。比如動漫愛好者去不了動漫展,可以看到圈內人士的漫展現(xiàn)場直播。未來泛娛樂直播行業(yè)是否有變革,是否能夠回歸到大而全的直播?盤點幾個可能會影響格局的關鍵因素。
第一,產品及內容形式是否有大的革命?
第二,是否有新的商業(yè)模式出現(xiàn)?比如進化為大眾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等領域。
第三,資本市場的耐心,會不會持續(xù)投入?
第四,流量環(huán)境產生變化,比如遭到了微信、微博的封殺。
第五,其他類型直播平臺的滲透程度。比如游戲直播平臺向娛樂領域演進的速度。
第六,是否有大的平臺級產品直接參與,比如微信、淘寶、手機廠商?
如果說今年是百團大戰(zhàn)的話,預計下半年到明年會有個大概的洗牌。然后進入個中短期并存的五代十國時期。經常一段時間的拉鋸,最后才是是幾國爭霸。至于有無彎道超車者?誰將是最后的贏家?目前這個時間節(jié)點還不好說。
總之視頻直播是個大生意,容不下小玩家。(責任編輯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