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除了互聯網+,還能有其他機會嗎?斯坦福VR醫(yī)療研究院主任Walter Greenleaf告訴你,當然有,比如醫(yī)療+VR。
在近期舉辦的奇點·創(chuàng)新者峰會上,Walter Greenleaf從行業(yè)的角度普及了 VR 在醫(yī)療行業(yè)的具體應用,并結合他在VR 和醫(yī)療領域30年多年的經驗,大膽預測道:醫(yī)療將是 VR 最大的市場。以下為Greenleaf先生的主要觀點,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整理編輯。
在手術和培訓當中,VR的使用已經有很多年了,這項技術被稱為“圖象引導技術”,最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在近幾年的成本有極大的下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醫(yī)學院做“術前培訓準備”的時候,可以大量的使用“圖象引導”。研究人員可以對掃描儀、B超、彩超等等數據進行“圖象收集”,把它們放在同樣的一個培訓系統當中,讓醫(yī)護人員更好的去做術前的準備。圖象能夠給呈現更多的一些細節(jié),能夠讓醫(yī)護人員更好的準備手術。
另外,醫(yī)療培訓在過去幾年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給臨床醫(yī)生做手術流程的培訓、護理流程的培訓、醫(yī)療器械的使用培訓等。但其實團隊的合作培訓都是可以通過VR實現的——利用VR進行場景模擬,讓醫(yī)護反復進行練習。這對醫(yī)療培訓來說是一件絕佳的好事,尤其是在應急情況的處理培訓上面。
如果說你要了解大腦的運作機制,你要先了解在不同的場景之下,頭腦是會激活不同部位的功能。想讓自己變得反應很快,就要去減少反饋回路——反饋回路變的越短,你的反應就會越快。這里所說的場景,也可以通過VR技術實現,并且能夠模擬出你頭腦不同功能和場景之下的反應回路速度。
應用在醫(yī)療領域,可以讓患者與虛擬現實當中的自己進行溝通。比如在虛擬現實當中構建一個患者自己未來的形象,讓患者交互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不良習慣會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后果,最終引導患者更加主動的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鍛煉身體、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并且為自己退休后的基金投入更多的投資。
首先,利用VR進行醫(yī)療干預,可以解決一些目前需要花費巨大成本才能解決的問題,以及一些為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的問題。比如抑郁癥、輕度的認知障礙、復發(fā)性的疼痛、自閉癥等。VR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心理彈性訓練”,也叫“抗壓訓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特別容易有壓力,尤其是在創(chuàng)傷后或者是一些災難后。Walter Greenleaf介紹,他們曾經跟美國的疾控中心進行合作,把VR技術帶到了各個自然災難的現場,通過VR幫助災民解決心理壓力問題。目前在做的一個項目是在斯坦福兒童醫(yī)院,基于VR做“虛擬醫(yī)院”的參觀。因為兒童醫(yī)院病人流動性非常高,在兒童進入治療之前,最重要是降低他們的焦慮。
同樣原理,諸如懼高、公開演講、工作面試、參加入學考試等恐懼心理,也可以通過VR來訓練——通過VR的環(huán)境,利用“暴露性治療”的方法,讓他們了解、熟悉,怎么應對這些場景帶來的壓力。
全球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這意味著醫(yī)療危機將會降臨。但幸運的是VR技術可以應用在醫(yī)療領域,幫助我們解決老年危機。比如評估診斷老年人的心理孤獨問題,解決他們的抑郁癥、焦慮癥以及一些物理、生理殘障問題。此外,還可以運用VR訓練護士人員更好的照顧這些老年人。
除以上這些,還有一個關于行為醫(yī)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方面的重點,就是VR可以用來觀察人們的心理情緒與它們行為之間的關系。目前的大數據技術和機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獲取并利用數據開發(fā)出新的療法,更好的醫(yī)療干預,更好的醫(yī)療藥物,同時也能有一個更加客觀的方式來觀察診斷患者,而不僅僅是那些藥物干預,和傳統的理療康復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