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盛希泰遠赴美國硅谷考察。期間,他應邀作了題為“‘洪泰幫’是用投行思維來做基金,即強調格局和架構”的演講,盛希泰在里面回答了一個問題——“投行是做什么的?”
盛希泰認為,一個上市,一個企業(yè)IPO包括并購,是需要很多機構一起參與,證券公司或者投資銀行作為其中的主角,它是總導演、總設計、總編輯。它要學習搭架構,做格局,引領所有的機構共同往前進步,這是投行的做法。投資就是要做格局,做架構,所以在做基金的時候,“我說我現(xiàn)在做的是生態(tài)”。
盛希泰表示,從縱向、深度布局來講,洪泰是在做生態(tài)圈的布局。比如,洪泰已經做了包括洪泰創(chuàng)新空間、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洪三板、洪泰魔鬼加速器四個孵化器系列,第五個(眾籌平臺)也將于今年啟動。除了上述這些項目,洪泰還投了兩個財務管理平臺(RFC云財務系統(tǒng)、人人財務)、一個律師平臺(米律)、一個辦公IT微租賃平臺(易點租)、一個辦公管理平臺(iBOS)等,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洪泰幫”的創(chuàng)業(yè)者,更好地體現(xiàn)“天使+”的理念,即運用“過來人”的資源、經驗,盡可能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幫助和支持。
很多人有疑問,“洪泰”成立不到一年,怎么有精力做了這么多事?盛希泰向創(chuàng)投夢工場認真回答道,我們在做每一個領域,都找了最牛的合作伙伴,像洪泰創(chuàng)新空間的負責人王勝江,原是SOHO中國的第一副總裁,非常能干,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的創(chuàng)始人喬會君博士,他在智能硬件領域是大咖級的人物……他們選擇跟洪泰合作,也說明“洪泰幫”這個“幫”的概念出來了,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一個文化的生態(tài)。“‘洪泰幫’不是在做一支基金,我們打造的是一個生態(tài)圈,我們未來目標是做一個資本集團?!?/p>
對于此次硅谷之行,盛希泰直言“收獲很大”
從表象上來看,一、硅谷的項目價格相對便宜;二、硅谷的項目科技含量比較高,就是有技術門檻的項目會多一些,而中國的項目是模式更多;三、硅谷的投資階段,它的種子期和天使期是有一個相對明顯的分別;四、硅谷的孵化器與投資基金的配合很緊密。
談及體會,盛希泰認為,中國的早期投資領域,并沒有拉下硅谷太遠。在硅谷,盛希泰看到五、六家比較牛的孵化器,他們大部分發(fā)力是在最近五年,2000年前后開始發(fā)力,他覺得并不是不可超越的,中國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但是,有的做得很好的孵化器,做得很好的基金的配合,是經歷了很長時間,他們底蘊深厚,要超越也是有一定的難度。比如,盛希泰看了五、六家孵化器,有一個叫Plug & Play,它成立于1998年,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會感覺到一種強大的力量在這個團隊里。如果要超越這么一家公司就是有難度了,這就需要我們堅持,需要時間,需要更努力,需要有方法去彎道超車。
盛希泰回憶起硅谷之行的七、八天時間,他曾跟當?shù)氐牧魧W生、創(chuàng)業(yè)者講,在別人的地盤上,華人是少數(shù)族裔,要融入當?shù)匚幕荒茉谧约旱男∪ψ永?,“我覺得這是不利于更好的發(fā)展”。
那么,創(chuàng)業(yè)者該如何“發(fā)展”呢?
盛希泰說,自己在挖項目的時候,看中的是“人”,“投我喜歡的人,和我趣味相投的人”。他分析說,這個“喜歡”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可能這個項目很優(yōu)秀,也可能因為我們愛才,需要多方面考慮。
“我有一個標準,我這個人比較強悍,比較像黑幫老大的感覺,氣場是比較壓人的,如果創(chuàng)業(yè)者他跟我見面的時候,他能夠仍然是不慌不忙的,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也就是他要敢于堅持,不能因為我說什么,他馬上就被我引導過去了,這不合適,這往往是我投的一個標準之一?!?/p>
他認為,創(chuàng)業(yè)者作為晚輩,年齡較年輕,謙遜、謙虛是很正常,但是不能不堅持自己的東西,不能亂了方寸,否則一見投資人就亂了,六神無主,將來怎么面對這么多的困難和艱險,去達成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目標呢?
面對時下掀起的“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熱潮,盛希泰一直是充滿信心,直言“沒有泡沫”,并親自輔導一些創(chuàng)業(yè)項目。
盛希泰認為,一個項目能不能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很重要。什么是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那就是要清空自己,重新樹立自己,要全力以赴,“這個極為重要”。他舉例說,我和洪哥,我們都有一定資本,包括各個社會方面的積累,如果沒有這個很難重新起步的,“我的一句話叫做‘脫掉長衫換上馬褂’,魯迅的作品里面的孔乙己,長衫已經很臟很破了,也不舍得脫掉。馬褂是一個戰(zhàn)斗的狀態(tài),是一個沖鋒的號角。所以一個項目要成功,關鍵是創(chuàng)業(yè)者有沒有一種感覺,是不是要干事的狀態(tài)。我覺得我放棄的創(chuàng)業(yè)者,就是沒有感覺,沒有一種要沖鋒的狀態(tài),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