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冬天分外寒冷。
在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相繼被曝提現(xiàn)困難之后,幾乎被公認是行業(yè)第三、“最好騎單車”的小藍單車,被媒體曝出公司解散,HR在朋友圈甩賣辦公用品的新聞。
報道顯示,小藍單車目前已經解散了大部分員工,而小藍單車創(chuàng)始人李剛2014年創(chuàng)立的野獸騎行也未能幸免,除高管之外,其余員工全部勸退。而拖欠員工的工資將延期至2018年2月10日才可發(fā)放。
百度貼吧上,小藍單車的前員工們也已經成立了欠薪討債群,上傳圖片的時間是今年的8月21日??磥?,危機爆發(fā)的時間遠比想象中更早。
圖片來自百度貼吧
虎嗅第一時間嘗試與公司公關與管理層核實此事,對方先是否認了小藍單車的解散傳聞,并表示只是開源節(jié)流,正常的辦公位置變動而已。
空穴來風,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小藍單車從資金鏈緊張到傳出解散消息的始末。
軍隊在潰敗之前,總有蛛絲馬跡可尋。事實上,小藍單車資金鏈緊張早有傳聞。今年夏天,就有行業(yè)內資深人士透露,小藍單車拖欠供應鏈貨款金額超過1億,逾期未還?;⑿?月份對此曾向廣東某供應商核實,對方先是肯定了這一消息的準確性,但在與股東溝通后,拒絕進一步披露詳情。
除此之外,根據(jù)新京報的報道,在天津武清區(qū)的王慶坨“自行車小鎮(zhèn)”里的美邦車業(yè),也因小藍單車突然終止合同,幾百萬的物料難以找到銷路而陷入困頓。
事情發(fā)展得要比想象中更快,資金鏈壓力很快波及到C端用戶這里。短短2個月后,10月17日,就有媒體曝出小藍單車押金退還困難,退款客服熱線撥打幾十次才能接通。
此后就是對接盤者究竟是誰的傳聞和漫長的辟謠。
10月18日,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小藍單車是正在與摩拜洽談并購,很快會有“大消息”放出。而我向摩拜方面求證時,對方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員工表示從未聽說過要收購小藍單車,摩拜的規(guī)模已經不需要收購市場上其他品牌。
而同時段傳出的消息是永安行向小藍單車打款一千萬以緩解資金壓力,而隨后,小藍單車官方否認了這一傳聞,公關只回答“謠言勿信”。
種種紛繁傳言還未被厘清,公司解散、拖欠員工工資的新聞又再次見諸報端。
其實,小藍單車遭遇困境的原因很簡單直接,就是融資不順。
第一梯隊的摩拜與ofo身后分別有騰訊、阿里、滴滴這樣的資本與流量平臺,并且早已開啟了出海進程。無法成為前兩名的后果就是很難找到接盤者投注于此。
此處需強調三個觀點。
第一,強調一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第二名與其余競爭對手之間市場份額絕不是小幅度遞減的?!靶袠I(yè)基本只容得下第一名和第二名,結局還往往是他們停止燒錢,最后合并?!币晃籆EO曾經對我說。此處可以橫比滴滴和Uber。
第二,說回到單車這門生意本身。不論從產品、成本、供應鏈、投放量及訂單量看,眾多后發(fā)者對于摩拜和ofo都沒有任何顛覆式的創(chuàng)新,也沒有顯著優(yōu)勢可言。
第三,先發(fā)優(yōu)勢是重要的。因為后發(fā)者相較于摩拜與ofo來說,還面臨著獲取新用戶的壓力。不同于其他APP,單車用戶的遷移成本并不僅是再多下載一個軟件那么簡單,還需要繳納押金、充值等費用。
而為了彌補資金短缺,小藍單車還嘗試從B端變現(xiàn),尋找合適的廣告主。今年5月,小藍單車曾經推出一款自帶屏幕的自行車——bluegogo Pro 2。最大的亮點是車把上放置了一塊7.9寸屏幕。CEO李剛對這塊屏幕寄予厚望,他認為這塊小小的屏幕可以成為類似分眾廣告的變現(xiàn)渠道:為用戶提供吃喝玩樂服務入口。
在發(fā)布會上,李剛說:
如果哪家共享單車還想靠1元1元的(單車)租金賺錢,那么我想說,你開心就好。
實際上,這種單車+屏幕的嘗試由于大大增加了單車制造成本,同時無益于B端變現(xiàn),最終失敗。畢竟用戶在騎行場景里,很難分神關注屏幕信息。
難以獲得資本青睞,處在“燒錢”的賽道中,又難以自體供血,小藍單車遭遇的困境其實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