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消息 據(jù)美國連線雜志網(wǎng)站報道,自動駕駛功能一直是特斯拉汽車的主打招牌之一。在用技術創(chuàng)造便利的同時,該功能也引來一些非議。今年五月份佛羅里達州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fā)生致命車禍。美國消費者報告雜志公開建議特斯拉取消自動駕駛功能,理由是“太過激進,時機未到”。但此請求遭到特斯拉公司的拒絕。
現(xiàn)在,德國交通部也站出來對“自動駕駛”提出意見。德國交通部長Alexander Dobrindt要求特斯拉不要再在廣告宣傳中使用“自動駕駛”(Autopilot)字眼,稱其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這位交通部長并非言過其實。在進行更深入探討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的工作機制。目前配備自動駕駛功能的Model S和Model X款型的汽車能夠通過道路探測器和計算機駕駛系統(tǒng)在道路上以安全速度行駛。這種自動駕駛技術本是為高速公路駕駛設計。由于高速公路上少有需要躲避的障礙物,駕駛系統(tǒng)需要處理的情況并不像在市井街道那么復雜。而且該系統(tǒng)開啟時也要求駕駛員要把手一直放在方向盤上“隨時處于駕駛狀態(tài)”。簡言之,“自動駕駛”是一種駕駛輔助功能,而非司機之完全替代。
特斯拉對德國交通部長的要求予以回絕。特斯拉在聲明中表示自己已經(jīng)充分告知了消費者其“自動駕駛”系統(tǒng)功能的不足,消費者有沒有注意到則另當別說。并且為“自動駕駛”功能辯護道:自動駕駛是在人工監(jiān)視的情況下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該技術已在航空領域已經(jīng)被運用了數(shù)十年。
今年夏天,德國汽車大廠梅賽德斯-奔馳開始在電視廣告上對自己E-Class的自動駕駛大做宣傳。同特斯拉類似,奔馳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只是適用于高速公路的駕駛環(huán)境,并且要求駕駛員隨時保持參與。
如今自動駕駛汽車勢頭初現(xiàn),汽車廠商不遺余力推廣自家技術,對面的消費者則希望知道這項技術到底能做什么。而政府和監(jiān)管者則試圖從中間立場作出公正判斷。
如果不出意料,未來幾年里各大汽車廠商都會相繼推出類似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奔馳開發(fā)了 Driver Pilot,福特和奧迪有 Traffic Jam Assist,寶馬有Driver Assistant Plus,凱迪拉克、雷克薩斯和沃爾沃等也不甘落后。所有這些技術都旨在幫助駕駛員更安全和方便地駕駛汽車。隨著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其所能應對的道路情況越來越復雜,所產(chǎn)生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也無怪監(jiān)管者要及時參與進來了。進步來之不易,各種新技術總是在拉鋸站式的爭論和探討中才慢慢得以普及。